
初、中等教育所使用的教科書,對於字體或排版有怎樣的要求或標準?——本期節目源自一位聽眾的來信。我們將結合國標文件,以及台灣、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等各地的規範及實踐,與大家分享教科書中的中文字體排印準則。
繼續閱讀初、中等教育所使用的教科書,對於字體或排版有怎樣的要求或標準?——本期節目源自一位聽眾的來信。我們將結合國標文件,以及台灣、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等各地的規範及實踐,與大家分享教科書中的中文字體排印準則。
繼續閱讀香港是中國一座很特殊的城市。有人說香港是消費至上,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有人說香港已死,經歷了百年風雨的香港,為什麼在今天還值得我們一去?
快節奏的嘀嘀聲催促行人的腳步,天星小輪每日繁忙穿梭在維港中,抬頭望去天空中的招牌似乎比印象中少了一些……在這些香港給遊客的刻板印象之下,我們其實還可以走得更深,去觸碰這座城市沉澱下的歷史與人文養分。
我們會在曾經熱火朝天的印刷街區了解 19 世紀中期聞名世界的「香港字」,體驗從撿字到排印的全過程;我們也會在港島街頭聆聽研究者講述招牌上書法字背後的故事,了解馳名香江的四大名家;我們會在香港視覺傳意資料館中尋寶,回顧香港視覺設計從民國至今的變遷脈絡;我們會在九龍城跟隨招牌佬一邊尋覓鬼字,一邊遠眺獅子山;我們會在地鐵里遇見港鐵宋體背後的傳奇字體設計師,與他在熟悉的街道同行;我們可以在香港墳場拓印形形色色多種文字的墓碑,也可以在南豐紗廠回味丁丁老伯留下的遺作;我們會與香港造字人相聚,了解他們的舊作品和新想法……
繼續閱讀身為一名字體排印愛好者,你怎能沒去過意大利?
說起意大利的當代字體設計,你可能了解不多,但相信你一定知道西文字體中一些與意大利有關的名詞,比如所有字體愛好者此生都必去朝拜的圖拉真柱上的羅馬體、真·意大利體 Italics、今天的中國汽車廠家依舊中意的 Eurostile、經典時尚的 Bodoni……
在這片延續了古希臘文明、輝煌了拜占庭與巴洛克、孕育了文藝復興和早期金屬活字印刷工業、引領着全球家居設計與時尚的亞平寧半島上,對字體排印的雕琢與創新也始終沒有停歇。2024 年,讓我們重新出發,貫穿古今,縱橫意大利,看看古人們在大理石和羊皮紙上留下的字跡,觸摸金屬活字帶來的時光印跡,感受意大利當代生活中的字體文化。
意大利有太多精彩的城市和看點,在精挑細選、忍痛割愛之後,我們選定了都靈、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這五大城市及周邊區域,作為 TypeTour Italy 的第一回行程目的地。我們會和意大利人一樣,以高鐵為主要交通工具在城際間穿梭,不僅因為這樣可以快速準點地直達不同城市的中心(歐洲的火車站跟中國很不一樣,往往規劃建造在城市的中心而不是郊區),更因為意大利鐵路系統的導視設計,出自設計了紐約地鐵導視系統的著名設計師 Massimo Vignelli 和 Bob Noorda 之手。
繼續閱讀時值盛夏,TypeTour 決定再訪台北,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字體之旅。此次我們將重點放在了「學做字」之上:兩天在 justfont 的全天課程,學習造字軟件 Glyphs;半天在文鼎字庫的講座,全方位觀察字體公司的造字過程;其餘時間跟隨領隊各處拜訪台北的老街與老鋪、新興設計所……盛夏光年,TIB 陪你度過一個「字」在難忘的夏天!
西門町在清代時還是一片泥沼地,到日本時期,在日本總督府的規划下,成為了新的街區;在 1960 至 1980 年代是台北流行文化的中心;直到 1990 年代台北市東區百貨業興起,才被取而代之;2000 年後,政府一系列的政策與宣傳,使人潮慢慢迴流。現今,是年輕人的潮流中心。許多日本的旅遊書籍,將此地稱為「台灣的澀谷」。我們的酒店就位於西門町的範圍內。此區有小吃街、電影街、刺青街、美國街、萬年百貨。有誠品書店、雜誌瘋、Uniqlo、H&M。離開住地不遠,便是塗鴉公園和電影街。同時,藏有許多超過 50 年的老店家(在台北市核心區,這不容易)。除了逛街購物外,各種商店招牌、看板廣告也都可以作為文字採集的靈感來源。
中華民國總統府廳舍,為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總統府相關單位的辦公場所,也是每年元旦及國慶日舉行升旗典禮的地點。廳舍建於 1919 年,建築風格屬「後期文藝復興式」,二戰後經過整修,是台灣政治中樞的重要建築,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
柏祥號刻字鋪從日治時代開業至今已經是第三代,鐵皮刻字就是在鐵皮上用鑿子將鐵皮依照設計的字型挖空,再以噴漆將鑿出的字型顯現在物體上。早期貿易繁忙的年代,這項技術曾經廣為應用與茶行貨箱的信息噴塗中。在大稻埕早期凡是有貨物要出口,這些公司行號就會向柏祥號刻字鋪下單。隨着時代與環境的變化,噴字需求大幅下降,柏祥號成為大稻埕目前僅存的刻字鋪,在民樂街巷弄中默默守護逐漸失傳的工藝。往期 TypeTour 中,幾乎每一位去過柏祥號的團員都會請老師傅親手打一塊劉體楷書或鏤空西文的鐵板留作紀念。
迪化街初建於清朝咸豐年間(1850 年代),19 世紀末以來一直是台北市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迪化」一名,是 1947 年中華民國政府投射當時新疆省省會迪化市(今烏魯木齊)所制定的街道名。1996 年開始,保存原狀的迪化街除了成為台北市最古老街道外,也於每年農曆春節前夕擴展成規模盛大的「台北年貨大街」。不僅如此,迪化街也同樣維持相同的批發商業功能。除了高達 70 棟以上的老式傳統建築可供欣賞外,還有位於南街與中街間的大稻埕霞海城隍廟也頗具盛名。
大稻埕為台北市漢人的早期聚居地之一,興起於 1854 年,因為清朝對外條約的關係,成為國際貿易港口而掘起。在日治時期,被稱作「台北三市街」之一。直到 1990 年代以前,都是台灣國際貿易最為興盛的地區。同時,也是台灣近代化建設、引入國際思潮的起源地。此地區在 1990 年代末期至 2000 初期,開始出現歷史街區保存的概念。至今,此區有大量的政府登記在案的文化資產。 我們將帶領大家走逛大稻埕,從老街的店名與匾額、政府規劃的制式招牌、新式創意小店的店招,還有傳統廟宇內的各式文字,來看台灣的文字應用設計。晚上,我們將於知名觀光夜市——寧夏夜市用餐,同時觀察台灣對於飲食文字的應用(招牌與菜單)。
松山文創園區建於 1937 年,前身為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場」。1998 年停止生產,2010 年正式轉型定名「松山文創園區」。園區全區為古迹建築,制煙工廠、倉庫建築古色古香保存完善,是近年國內外藝文展覽辦展的熱門場地。除了提供展覽空間,松山文創園區也推出自辦活動,包括總結台北市年度原創能量的原創基地節、學生畢展主題月松山文創學園祭,並且推出與公協會合作的 133 號合作社以及主打實驗性展演的 LAB 創意實驗室。
原名稱為設計圖書館,由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營運,位於著名的松山創意園區,是台灣首座專業設計圖書館,擁有超過 20,000 冊豐富的藏書、超過 100 種國內外設計雜誌。圖書館的空間設計由建築師姚政仲操刀,保留古迹的個性,大面積的老窗戶包容了溫暖的光線,室內則使用了黑色金屬框架與深色玻璃,在理性而靜謐的秩序感中,帶給讀者寬敞又舒適的感受。圖書館以「不只是」為主軸,不定期推出「不只是 3X3」主題展覽、舉辦近距離迷你講座、推出品牌系列活動等等。
justfont 是世界最先進的中文雲端字型應用,也是華文第一個推出「中文網路字型 (web font) 服務」的網站。團隊以改善台灣的中文字型產業為願景,致力於推廣台灣的字體排印學學,近年來持續舉辦專業字型演講活動,並邀請國內外著名的字體設計師擔任講者;深耕和推廣字體排印學各種知識彙整相關材料、師資,提供各領域專業工作者最必需的字體學習課程,編寫出版了書籍《字型散步》。同時,justfont 團隊於 2015 年開始設計中文字型,發起了為台灣中文市場打造的全新明黑混合書體 ——「金萱計劃」,項目通過眾籌的方式也讓更多人可以參與字型誕生的過程。 本次 justfont 字體課將持續兩天,期待各位的參與。
國立台灣博物館成立於 1908 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博物館以自然史蒐藏為主要特色,展廳分設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三樓是視聽室、閱覽室;二樓是常態展示,台灣原住民生活軌跡及服飾文化;一樓是特展區,內容每期不同;地下一層是原住民群像和特展,樓梯下來就是一條長長的走廊,每扇窗前都放置着原住民銅像,還有權威的出世介紹,以另一種角度認識真正的台灣。
文鼎科技成立 25 年來,致力於各國語系字型的設計及字型相關技術的開發,提供企業及個人全方位字型解決方案。歷經字體產業風起雲湧,也見證了因為盜版而凋零的年代,是台灣本土過去二十餘年,堅持到現在的兩家字體廠商之一。文鼎科技憑藉著豐富的經驗與優秀團隊,致力於中文字體的設計,二十六年來開發上百套中文字體,為提供用戶最佳的視覺體驗效果。其招牌產品「晶熙黑體」於 2013 年從 6,000 余件商業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Good Design Award》BEST 100 大獎,該套字型更是為 2016 年蔡英文競選團隊所採用。
艋舺,monga,原為平埔族語,意指小船。艋舺夜市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範圍包括廣州街、梧州街、西昌街,鄰近著名景點艋舺龍山寺和華西街觀光夜市,各種台灣特色美味的小吃因此亦吸引不少食客、旅客前來,在晚上尤為熱鬧。而描述 1980 年代台北市「艋舺」地區黑幫兄弟與慘綠少年們愛恨情仇故事的台灣電影《艋舺》,更是把這一華麗生猛的古老城區,透過社會底層少年們的眼,綻放出炫目的瑰麗聲色。
誠品書店是一家大型連鎖書店,由吳清友於 1989 年創辦於台北市,初期以販售藝術人文方面的書籍為主,之後轉型為綜合性書店,同時結合商場經營,旗下事業涵蓋百貨零售業、文化藝術、旅館與不動產經營等。誠品書店信義店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複合式書店,結合閱讀、藝文活動與創意生活為一體。在這裡可以在這參加新書發表、表演藝術、講座等各式交流活動;加上充滿文藝氣息的商場、地下室,還有美食街,完全可以在這裡逛上一天不出來。
成立於 1969 年的日星鑄字行,專門生產金屬活字,以提供給印刷行業。中南鑄字廠於 2000 年關閉後,日星鑄字行成為台灣唯一僅存的金屬活字工廠,廠內庫藏三十餘萬字的中文鉛體與字模。四十餘年不間斷,以火鑄造鉛字,在光與電的現代社會中,守護屬於台灣的遺產。同時,日星鑄字行與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合作,耗時兩年多,成功把堪稱華人世界最後一套的「繁體中文鉛字字體」數字化,成立專屬網站、做成字型檔提供給民眾下載,命名為「日星初號楷體」,也使得日行鑄字行成為台灣字體文化交流重要的平台。
卵形平面設計工作室成立於 2015 年,主理人葉忠宜。三年前在當時的台灣堪稱「Typography 的沙漠之地」之時,葉忠宜策劃引進並翻譯知名字體設計師小林章的數本著作《字型之不思議》、《歐文字體 1:基礎知識與活用方法》、《歐文字體 2:經典字體與表現手法》、《街道文字》,是台灣「字體熱」產生的關鍵一環。而後開始從談版權、統籌、改版方向、到整個設計一路親自操刀到底,製作了日本字體設計專業雜誌《TYPOGRAPHY 字誌》的繁體中文版,是華語圈第一本字型 Mook,通過實際努力對台灣設計界生態起到了重要改善作用。
老街臨近淡水捷運站,街道兩旁林立熱鬧商店,有濃濃古早味的餅鋪、雜貨店,也有賣潮流服飾、玩具,集美食、小吃為一身。淡水還是淡江大學和真理大學的校區所在,校區建築歷史悠久,是極具台灣風味的地方。在淡水很容易讓人忘卻自己遊客的身份而輕鬆融入其中。就像淡水碼頭一個路人所說,「淡水,承載的是好幾代人的愛情」。眼前的一切,彷如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演繹的那樣,洋溢着青澀愛情的美好情節。
由於本次旅行為深度體驗與交流,且人數十分有限,為保證參團人員能有一個舒適愉快的旅行,請有意參與者將自己的基本信息(所屬行業、年齡、性別和字體、設計、以及視覺文化相關背景和興趣的關係)、聯絡方式(郵件、電話、微信號)以及對本期旅行的期待或其他任何想法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我們會在 7 月 15 日前,篩選出 10 位旅行夥伴,並以電話+郵件的形式通知。獲得通知的朋友們請儘快在通知的付款途徑支付旅行費用,超過 2 日者將視為自動放棄,我們會另行通知其他候選出行者。
報名截止日期:2019 年 7 月 15 日午夜
本次旅行名額篩選原則為:之前報名 TypeTour 但沒有入選的朋友將作為優先考慮,之前參與行程的朋友作為最後考慮。
去台灣自由行需要辦理通行證和入台證。簡稱 T 證和 R 證,這兩個證件,T 證是必須由個人自己辦理,R 證需要在 T 證先辦好之後,由我們代為辦理。請報名的朋友確認自己所處的城市,是否可以開放辦理 T 證。
中國大陸開放台灣自由行的城市:
報名但沒有獲得最終通知的朋友們,請期待我們下次的旅行策劃。對我們旅行抱有好奇心的朋友們,請關注我們旅行後的圖文和視頻分享以及計劃中的線下展覽和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