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ype 首本面向大眾的文集《從字體開始:設計改變的生活與社會》開始預售,微信掃描上方二維碼進入商城即可購買。
中銀膠囊塔。圖:Alex Rerh2021 年 5 月,由黑川紀章設計的位於東京銀座的標誌性建築中銀膠囊塔(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再度面臨被拆除的命運。上一次建築因老化而差點拆除時,大師黑川本人還在世,提出「用新的膠囊替換老化陳舊的就可以」,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勉強將其保留。自從 2007 年黑川去世,地皮也賣給了對沖基金,這次沒人能阻擋它的命運了。
時隔六年,平面設計經典著作《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經過修訂,並以「經典版」的名義再次與讀者見面。
謎底見文末風靡英語世界的 Wordle 猜單詞遊戲不僅讓開發者 Josh Wardle 贏得《紐約時報》的收購合同,也讓中文開發者踴躍地試做各種漢化版本。Wordle 有不少精妙之處,都恰好踩在一個好作品能流行起來的節奏上,它的中文衍生遊戲卻在照葫蘆畫瓢中難免丟掉了一些關鍵元素。
在討論日本設計師對字體排印、網格系統的實踐時,不可能避開白井敬尚這個名字。長年以來,他設計的 idea 雜誌也一直伴隨着我的學習與研究,因此當彌迪兄與我商討在國內策劃展覽和出版事宜時,我欣然決定加入。我也深感在中文環境下,無論是字體排印還是網格系統,這些概念的具體內涵和實踐方法,都缺乏的實質性討論。而白井先生的作品,無論是其理論深度還是實踐廣度,都非常值得中國設計師學習,這次能譯介到國內,堪稱是一大好事。
電華打字機,由高仲芹發明,IBM 製造。© The Smithsonian全球規模最大、最成功的電信公司之一,名字中卻帶有「鐵路」二字,這是為什麼?
我在每個學期的信息史課程中都會先用這個問題來刁難斯坦福的學生們。其中提到的電信公司是斯普林特(Sprint),全名是「南太平洋鐵路內網電信公司」(Southern Pacific Railroad Internal Networking Telecommunications)。隨後,我就會簡明扼要地普及一番關於美國通訊基建的歷史知識,而這些史實總是能讓他們大開眼界。
鐵路,以許多方式為現代美國及至全球的信息架構鋪設了第一層歷史基礎,我這樣解釋。在電報技術興起時,工程師基本上都會選擇沿着南太平洋鐵路等已經打通的鐵道線路來鋪設電報線,畢竟有現成的工程,何必再重新砍樹開路、穿河過橋呢?不久後,又有了光纖通訊,大多也以同樣的方式,沿着一百五十多年前初次聯通美國各地的火車軌道來進行基礎建設。
「鐵路是誰建的呢?」我接着問。一位學生答:「中國移民。」
最近我看到了伊夫斯·彼得斯(Yves Peters)在推特上詢問圖中尖刺的正式名稱叫什麼,我簡短地回答了一下(劇透:這叫光陷阱!)。我覺得在這個話題上還有更多值得探索,因此決定寫點東西,不只關於光陷阱,還會包含類似的概念和造型。在字體設計師的生活中,總有那麼幾天想要就這些東西寫上個四千字,而不考慮言簡意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