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目录归档: 亚洲

墨:ATypI 香港 2012

2012年10月,国际文字设计协会 ATypI(Association Typographique Internationale)的文字设计年会将在香港举行。本次会议 ATypI 将联同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联合举办,会议将在2012年10月10号——14日举行。这是该会56年来第一次在欧美以外举行会议。

国际文字设计协会香港研讨会2012(ATypI Hong Kong 2012)的主题为《墨——黑白之间》([mò] between black and white)。

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核心,亦比喻着知识的寻求。出自老子的「知白守黑」不单是做人格言,也是一种审美观。中国书法中所寻求的黑白平衡并非几何学上的绝对平衡,而是一种有机的、直观的平衡。「白纸黑字」这句话亦道出文字及载体在信息的交流和传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东西方对黑白间的平衡之探求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寻求不同观点的包容,这次研讨会「向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致敬,进行文字和字体设计的国际性交流与跨文化对话」。届时中文字体设计界将有众多朋友参加并主持各种讲座和工作坊,包括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前辈谭智恒(Keith Tam)参与组织,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参与。

秀英体历史

日文翻译:Shizuka Kin,特别感谢:老姜

「秀英体」被誉为日本现代活字印刷字体的重要源头之一(另一个是筑地体)。得名自诞生字体的印刷所——秀英舍。1867年(明治9年),佐久间贞一在现在的银座地区创立了「秀英舍」印刷所。在这之后,一批印刷所相继成立:1870年本木昌造创立了「新街活版所」,1872年平野富二的「平野活版所」……

继续阅读

信黑体与《失控》单行本:设计师柯炽坚访谈

对于 Type is Beautiful 来说,新近出版的唐茶单行本诸多特点中最为耀眼的一个,莫过于它所采用的特制字体:信黑体(Xin Gothic)。这套出自香港设计师之手、有多个字重的全套黑体字于今年发布,是中文字体领域的一件盛事。我们特别为信黑体用于唐茶丛书一事采访到信黑体设计团队 Visionmark 领衔的设计师柯炽坚(Sammy Or)。柯炽坚作为蒙纳黑体和俪黑的设计者,是中文屏幕字体设计的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

继续阅读

《失控》iOS App 电子中文版本面市

在手持电子设备上进行或长或短的阅读,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身处渐渐脱离纸张的时代,虽然有诸多不舍和不适,也很少有人能只以印刷品度日,完全放弃愈发常见的电子读物。这样一来,鉴于阅读品质对于生活品质的影响,找到适合自己习惯的阅读器具,就成了相当重要的事情。以 iOS 平台上的软件来说,这方面的选择并不缺乏:有 iBooks、GoodReader、Stanza 等泛用阅读软件,也有《纽约时报》、《经济学人》乃至《南都周刊》所发布的专门阅读应用,乃至 Flipboard、Reeder 这样的聚合阅读器。不过,一件事情如果有许多选择,往往也容易令人困惑。面对 Home Screen 上若干阅读器图标时,应该按哪一个呢?

继续阅读

连载:活字字体的基础讲座

从今天开始,一连四周,我们将每周发布连载《活字字体的基础讲座》。《活字字体的基础讲座》是 Type is Beautiful 应 Apple4us 的委托,自日文翻译而成的字体基础知识介绍。日文原文可见于日本字体公司「今田欣一设计室」于其官方网站「欣喜堂」的「基础讲座」。这一基础讲座包含五个部分,首先介绍活字字体的一般概念,之后是「和字」字体历史、汉字字体历史和西文字体历史,最后阐述三种文字如何协调排版。我们节选其中除去西文字体历史的四部分翻译成文,依次发布。

翻译者是我们网站的新作者,旅日学者 Eric Liu,以及我们的网站技术支持 Metaphox 。因为业余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Metaphox 更是第一次进行日文翻译,文中翻译的错漏之处恳请有心去阅读日文原作的读者们指正。页面题图背景文字设计 Julius Hui。

我們從這篇連載開始嘗試支持繁(正)體中文顯示。各位可以點擊右上角的「繁體」按鈕進行切換,在此感謝小野大神製作的繁簡轉換插件

毋庸置疑,当代日本的文字铸排之技术与理论都相当先进,许多在中国本土已经流失或正在流失的精神和技艺,在日本列岛上仍旧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并有着独树一帜的风采。日本为汉字能在当今电子化时代继续保持其当下的文化传承和审美之功用,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篇文章的翻译过程中,日本遭遇到史无前例的地震与核泄漏灾害侵袭。我们谨以此文向日本人民的文化与精神致敬。

考虑到这篇文稿的特别之处,我们为它特别设计了版面,并以迷你站点的形式,将全文独立发布,烦请各位移步到专门页面上阅读全文。此后每周我们会在这里、Twitter饭否上提醒大家新部分的发布。各位如果有建议和意见请在此留言。

连载首页

  1. 什么是活字字体
  2. 不要再用「代称」了 ──和字字体历史
  3. 宋朝体与明朝体的流变──汉字字体历史
  4. 活字字体的调和体

TIB 发布 ReverseTick(玲珑)倒排模版

ReverseTick(玲珑)倒排模版实现效果。请参见测试页面(不支持 IE)
敬告:本文发布于2011年4月1日

Type is Beautiful 今天开始发布 ReverseTick(玲珑)倒排模版,并发起提倡中文倒排的潮流。该模版今天开始进入测试(请参见测试页面,不支持 IE),如果反应良好我们将在一周后发布测试版下载,供 WordPress 用户使用。

何为倒排

「倒排」顾名思义,就是将现代中文排版顺序完全颠倒。阅读从文章底部开始,从右向左横排阅读,到顶端结束。

为什么提倡倒排

从右到左阅读是汉语的传统阅读形式,符合中文阅读的传统阅读逻辑。因此这一排版和阅读方式首先就继承了早期中文的阅读习惯,这在一个白话文被各种政治因素严重影响的年代 1,尤具文化和民族意义。

第二,根据普林斯顿大学2010年由 Connor Diemand-Yauman 等人研究 2 3 证明,阅读文字的困难有助于更有效地学习。研究显示,同样的文字使用不常见的排版、难读的字体,会令阅读者花费更大的精力阅读该段文字,进而文字内容会对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本着对字体之美的高度尊敬,我们认为混用 Comic Sans 和 Bodoni 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我们认为一定有更优雅的解决方案。答案就是:国学。经过对中国古籍雕版和近代横排的研究,我们发现,将文字倒排能够在不影响阅读和尊重文字的情况下,最大化的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而最大化的完成内容输出的效率。

此外,我们前文《讨论:长文的数字排版与阅读》提到妨碍网络上阅读长文的主要原因在于浏览器文字缺乏进度指示(progress register),因此让读者无法获得满足感。使用倒排要求一开始就得滚动到页面下方,能够使读者就一开始就了解到文章长度,阅读中不断接近顶端,读者的成就感油生,更加鼓励读者完成阅读。

最后,从我们的测试中发现,倒排文字由于与大部分文字排版相逆,可以改变颈椎的工作习惯,改善颈椎酸痛。在触摸屏设备阅读时,手指的重复动作也会颠倒,改善手部的运动神经。

继续阅读

Bodoni 的绝唱:更新

样册中的中文字样。(左边为挪威语,右边为藏文)

应大家要求,关于 Bodoni 的样册又增加了以下各种文字的照片。图中的文字种类根据意大利语翻译与查证,如有错误还请指出。另外很多语言文字今天的地位已经有很大变化,我们都标了出来作为参考。 样册为1818年出版,2010重印。

继续阅读

Peter Biľak 与 Satya Rajpurohit:印度字体设计访谈

采访/Interviewer:Dirk Wachowiak
受访/Interviewee:Peter Biľak、Satya Rajpurohit
原载/Original:Peter Biľak & Satya Rajpurohit: Interview on Typography, March 4, 2010, Observatory, Design Observer
图片/Images:Indian Type Foundry、梁海
翻译/Translation:梁海(受 jjgod、eveloque、Eric Liu、Metaphox、Rex Chen 等朋友帮助)。采访者与受访者共同授权 Type is Beautiful 将其译为中文。

译者按:

在汉字与西文之外,印度丰富多彩的本地文字渐渐引起了西方字体设计界的关注。长久以来,印度诸文字复杂的书写方式限制了本地字体排印的发展,但随着 Unicode 与 OpenType 的普及,技术障碍正在慢慢解除。在国内外设计师的努力下,国际水准的印度文字字体已开始涌现。在这个领域,印度有着和中国类似的困境,或许值得参考。更希望这些独特的书写系统有助于开阔大家的视野。

这篇访谈最初发布于一年前,今天看来部分信息已有变动。请关注尾注对于这一年来进展的补充。不少配图中的文字因为缩放或非恰当尺寸的栅格化而变得模糊,没有体现出字体原本的高质量。敬请理解。

Design Observer 编者按:

最近,德国字体设计师 Dirk Wachowiak 找到了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 Peter Biľak 与印度设计师 Satya Rajpurohit,谈谈他们两人最近的合作——Biľak 的字体 Fedra 之天城文版本——以及未来的计划。

继续阅读

中国字体设计新星

《MOMENT 瞬》杂志在11月号连续刊登了两位中国字体设计者的文章,讲述了他们复兴中文字体的心路过程和部分作品,他们是上海的應永會和北京的 Digidea (厉向晨)。在国内字体公司不景气、好字体匮乏的环境下,个体设计师们并没有向糟糕的中文字体妥协,两位年轻设计师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字体设计的希望,他们是新星。
應永會的访谈名为《古为今用,字由心生》,具体文字请去此处


Digidea 的文章题为《汉字的灵性》,他通过数字化「聚珍仿宋」,探讨了一直被忽视的仿宋字体的灵性。此外他还展示了复刻的康熙字典体。具体文章请去此处

纽约 TDC 中国巡回展 亮相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纽约字体艺术指导俱乐部设立于1946年,目前已举办了56届展览,是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专业度极高的年度活 动。 是全世界第一个以字体设计为主的设计竞赛,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平面设计竞赛之一,每年吸引着来自全球五大洲的34个以上国家的两千至三千件作品参加。年度获奖作品集发行全球,是全球设计师视为圭臬的圣经。每年的年度展览由纽约于七月首展后,随之分成亚洲、南美、东欧、西欧等路线全球巡回展出。

据本次活动策展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周小瓯说,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 TDC 的展览是继台湾亚洲大学站后中国的第二站,展出年度得奖作品涵盖海报、月历、书籍、卡片、包装、互动设计等不同的媒体、共200余件作品,展现来自全球五大洲文化设计,将为设计界的同仁和艺术院校的师生带来盛大的视觉享受。

此项展览,将于11月15日下午14点整在杭州师范大学现代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和各地设计师交流酒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