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书」是流传于湖南江永县潇水流域的一种女性专用文字,由受到性别歧视而无法接受教育的当地女性发明,靠母传女、老传少流传,直到 1950 年才为外界所知、到了 1980 年才作为学术问题进行研究,而那时能使用女书的耄耋妇女大都已经作古。
香港是中国一座很特殊的城市。有人说香港是消费至上,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有人说香港已死,经历了百年风雨的香港,为什么在今天还值得我们一去?
快节奏的嘀嘀声催促行人的脚步,天星小轮每日繁忙穿梭在维港中,抬头望去天空中的招牌似乎比印象中少了一些……在这些香港给游客的刻板印象之下,我们其实还可以走得更深,去触碰这座城市沉淀下的历史与人文养分。
我们会在曾经热火朝天的印刷街区了解 19 世纪中期闻名世界的「香港字」,体验从捡字到排印的全过程;我们也会在港岛街头聆听研究者讲述招牌上书法字背后的故事,了解驰名香江的四大名家;我们会在香港视觉传意资料馆中寻宝,回顾香港视觉设计从民国至今的变迁脉络;我们会在九龙城跟随招牌佬一边寻觅鬼字,一边远眺狮子山;我们会在地铁里遇见港铁宋体背后的传奇字体设计师,与他在熟悉的街道同行;我们可以在香港坟场拓印形形色色多种文字的墓碑,也可以在南丰纱厂回味丁丁老伯留下的遗作;我们会与香港造字人相聚,了解他们的旧作品和新想法……
盲文也叫「盲字」或「点字」,由法国人路易·布莱叶 (Louis Braille) 发明。透过盲文板、盲文机、盲文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
盲文的基本单位是长方形的盲符,有位置固定的六个点(称为一「方」),每个点可以凸出或不凸出,形成 64 种可能。
中国大陆的汉语盲文以汉语拼音作为基础,只表音,按照「声韵调」用三方盲符拼写。原国标规定原则上可以省略声调,造成使用不便。2018年7月开始实施的新规范则修改了标调规则,规定了「每个音节都标调」的基本原则,再加以严密的声调省写、单字简写以及分词连写规则。
台湾的「国语盲文」以及香港的「粤语盲文」则另为类似表音但不同的系统,需要另外学习,否则摸起来会有类似于「乱码」的感觉。
英美等实际使用的英文盲文也不是按照每个字母直接拼写,而是「英文二级点字」,用很多代号以省时省方,比如用一个盲符 ⠮ 表示单词 the 等。
盲文打字机的采用从纸张背面打凸点的方式,因此打字机的点位如照片中右上方所示,与实际点位镜像相反,打字顺序也是从右往左打,结束之后将纸张翻转过来从左往右触摸。
● 详情请听《字谈字畅》第86期
创办于 2000 年的 BITS 原名「曼谷国际字体排印研讨会」(Bangkok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ymposium),2023 年为了扩大影响力更名为「品牌识别与字体排印研讨会」(Brand Identity and Typography Symposium)。今年的 BITS 已经是第十一届,于 2025 年 2 月13日正式开幕。The Type 成员抵达安全的曼谷,深度参与各项活动并从前方为大家带来最新鲜的现场报道。
应邀蒙纳字库,主播 Eric 在上海举办的「Brand Talks 2025 蒙纳字体与品牌论坛」主题论坛发表演讲,与大家探讨分析企业品牌及 web 用户体验中的字体排印问题。
本期节目将为大家播报近期值得关注的新闻,以及部分听众反馈。特别地,今天还将与大家分享两封特殊的来信——本台的十周年特别征文。
征文活动持续进行中。欢迎以「我与字谈字畅」或「假如没有字谈字畅」或其他任意主题投稿,来函请寄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