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漫谈字体与信息媒介:《创诣》╳ 平面设计师

CUI Xianren
崔显仁在青岛街头写粉笔字卖艺。(来源:《柳州日报》)

访谈内容经《创诣》杂志授权发表,部分原载于 2013 年 10 月刊「字体潮」特辑。本文重订并增刊了杂志未发表的内容。

采访 / 文字整理:厉致谦,刘丽君

进入新世纪,字体成为大众视野下的新鲜话题。这股风潮来自独立中文字体设计师及设计团队的涌现,他们正在改变原有字体审美的潮流,进而影响其他各相关行业。然而历时数年,字体设计领域却也仍然是大设计版图里的小岛屿,孤独地漂浮着。伴随注重视觉体验的电子设备的普及,字体应用得到了极大拓展——从海报、产品包装、书籍封面、商业广告到 app 软件——应用领域中的推广是否能推动字体设计领域的发展?

杨林青:回归到「字体」这个原点

杨林青,先后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和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EnsAD,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编辑设计专业。2007 年在北京成立个人工作室,从事视觉策划、编辑与设计工作,并致力于中英文字体的媒介应用和图形信息交流等研究。

旅法归国,经历了西方平面和字体设计知识体系的洗礼,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了自己的设计之源?作为中国设计师,又如何接续起东西方字体传统,又是否有身份焦虑的烦恼?

——回归到「字体」这个原点的确是我在法国留学的最大收获,尤其是在回国之前和一个朋友一起翻译了一本法文版的西文字体应用规则(因某些原因未出版),但它几乎成了我之后所有工作的能量源。这种能量首先体现在对中文字体的思考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着自己。然后是回国后在设计上的不断实践,参与不同的媒介设计(展览、出版、杂志等)后才充分地意识到文字和字体的在信息交流中的力量。

回到北京成立个人工作室的时候并没有为自己设定某种目的,就是想做书籍设计,也就是想成为一名书籍设计师。设计书籍让我不断地与文字打交道,西文字体的理论体系开始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发酵,尤其是后来接触其它媒介(图表、海报、杂志、展览、电子阅读)之后,「字体与媒介」就渐渐成了我的研究核心。与此同时我和李德庚开始策划一些关于字体的出版物,有引进外版的,也有自主编写的,希望通过这些出版物来梳理一个知识体系。至于「身份」,我想已经不能用「书籍设计师」来形容了吧,不过我也不知道叫什么,也没什么焦虑,还是叫平面设计师吧。

身为平面设计教师和设计师,在日常的教学与设计实践中,是如何使用各种字体的?

——在教学中,我试图让学生一开始就从「思维」和「信息」的角度看待「字体」,我个人觉得脱离了这两个角度谈「字体」就如在花盆里插色彩绚丽的塑料花。在工作实践中,我也会尽力让我的客户理解「字体」与「媒介」的必然关系,「字体」的选择、配比和应用系统直接影响着阅读的结果。比如一本新闻类的杂志,如果首先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其它什么创意或风格都是浮云。

和李德庚一起引进翻译《字体传奇:影响世界的 Helvetica》这本书,第一次印刷数量就相当可观,想要打破小圈子欣赏趣味的野心可见一斑。可否谈谈背后的想法?

——出版《字体传奇》(注:《Helvetica Forever: Story of a Typeface》中译版)这本书的确需要一些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中最重要是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和讨论字体,这是一个进步的信号。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已经发展了近 30 年,这 30 年里大家都在讨论着一个话题:本土化?是某种符号化的延续?还是完全另辟蹊径?终于在屡试不中、精疲力尽的时候回归到「字体」这个原点——这也是「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要研究中文字体,除了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字,我觉得还应像日本那样系统地学习西方。在西方,「字体」被喻为平面设计的灵魂,它的背后依附着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Helvetica 虽然只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案例,但从它的产生到现在几乎经历了整个西方现代平面设计史。所以,出版这本书不是为了让我们有一天也能设计出同样的字体,而是引导我们把「字体」放到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去认识设计的重要性。

除了以上的条件,还需要利用国内体制出版的力量把此书最大普及化。所以我和李德庚从一开始就对翻译、再编辑、书籍设计、印制和宣传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另外设计一张 Helvetica 的图表海报,希望能为国内读者提供另一个阅读此书的视角,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西文字体。

聊聊为方正设计的有史以来第一张字体海报吧。

——回国的六年里,我做过很多文化艺术活动的海报,不过它们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总有两种语言,要么是中文和英文,要么是中文和德文、法文。「方正显仁简体」海报不仅是「方正字库」的第一张单款字体推广海报,还是我做的第一张纯中文的海报,所以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在这张海报上除了要体现这款字体的发布信息,还要展现出这款字体从单字到组词、成句、以及与其它字体配比的各种视觉结果,为其他设计师以后的应用抛砖引玉。

张磊:平面设计的衰落 v.s. 信息传播形态的变革

张磊,上海师范大学教师、设计学博士。教书、做设计、撰稿。

在中国设计界近来字体是很热的话题,你怎么看这股热潮?这股力量,会为字体设计师队伍招募到关注与新人么?

——这个问题我分两部分来回答。

「字体热」兴起的同时是平面设计的衰落,把两者对比起来看会更明白「字体热」的意味。这几年,关于字体的讨论,研究和开发以及对文脉的追寻,实际上体现了从业者对平面设计主体性的关注和重塑行业门槛的努力,也就是要通过字体研究来确立和维护自身的专业底线,同时企图净化泥沙俱下的行业生态,这是内在的原因。当然,这种姿态有时太过用力会显得滑稽,比如对某几款英文字体的规范性和价值观的推崇近乎吹捧,到了比外国人更在乎更计较的程度。

外在的原因是由于媒体形态的迅速变革,大众更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自然而然的也会对字体这一发声形态投以关注,或愿意参与讨论。这股字体热潮显然已经为字体设计师队伍赢得了关注,也有不少新人加入。但想要有持久性的发展,还需要解决好版权和学术这两个基础性的问题。

2012 年由李德庚和杨林青翻译引进了中文版《字体传奇:影响世界的 Helvetica》,Helvetica 的故事在中国的推广,是否能改变一些什么?

——其实,我并不是很关注 Helvetica 本身,我更感兴趣的是 Helvetica 的故事为何会在中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这恰恰代表了「改变」的存在。Helvetica 的故事在中国的推广一开始是从翻译字幕、组织播映开始的,再到撰写推介文章进而引进和出版相关书籍,可以说完全是由小团体的兴趣引发的口碑式传播。首先,当平面设计在全球趋向「没落」的时候,这种历史性的回顾显然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价值的追寻。其次,Helvetica 的传奇让中国设计师对于评估设计价值有了更为多元的看法。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商业美学外,社会、文化、心理、行为等视角的观照让设计走向丰富、生动而深入。当然,这些仅说明了「改变」的可能性,能不能有真实可观的变化,取决于我们是把 Helvetica 仅当作一款字体,还是一种敏感的文化现象。

伴随中国字体设计师的字体受到媒体的推广,他们多了一份迫不得已的工作——「维权」。该怎么样给予字体设计职业认可与保障?

——字体是一种信息产品,而个人造字就如同手工艺的创作,谁听说过手工艺人打官司维权呢?所以,设计师如何维权取决于字体产品商业化的路径。第一、与字体公司合作,让字体公司出面维权,代价是丧失独立性。第二、为企业定制字体,由企业出面维权,但这取决于企业的字体意识。第三、保持独立身份,通过行业协会做维权的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第一条和第二条路径是主要的职业保障,而鉴于中国独立的字体设计协会尚未成立,第三条路径的实现还很久远。

与此同时,另一个现象出现,民国热。给字体设计寻找传统,是当下需要重视的环节。这个度又该怎么控制?比如一些设计师正在追溯的字研所传统,可以怎么用?

——民国怀旧和字体设计的结合点主要就是美术字,现在普遍将此看作是近代的设计传统之一。对美术字重拾敬意,意味着设计师们开始尊重自己的文化源流,并反思过度电脑化所带来的弊端,应该说这首先是一件好事。但因为缺少学术性的研究与思辨,这种向美术字致敬的浪潮很快过了头,变成了唯美术字论,只要是美术字就是好的。美术字,重在「美术」,而现代字体设计重在传达,这里的区别是本质性的。上海字研所历史的整理最早是厉致谦自发开始的,后来陈嵘、张弥迪等人加入,我因为做上海设计史的研究所以时常关注这一块,和他们几位也是好朋友,线上线下有过不少讨论和分享。我认为这种是业余性质的学术研究,他们中大多数人也没有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追溯设计传统和珍护本地文化的情愫。其最大的作用在于观念,即接续设计文脉。

媒体都在谈论字体设计,可对字体设计领域的推进,时隔 4 年,还是那几位独立设计师。相比之下,方正与汉仪目前在做的字体设计推广,似乎更有力一点,比如方正最近购买的三款日本字体。对于字体设计的推广,目前还欠缺什么?

——字体产品的推广,尤其是方正这边,我觉得有很大进步,去年的「方正显仁体」令人印象深刻,借助一次公益行为很好的推广了字体设计,提升了品牌形象,获得了很高的曝光率和好感度,我看到有很多评论说因为这件事,下次一定要购买正版支持方正。我对该公司的很多推广策略都很欣赏。如果谈到欠缺的话,我觉得可以在字体的通识教育方面投入更大的力量,让更多行业外的人员,包括未来的管理人员、公务人员等都能具备较高的字体认知,包括设计意识和版权意识。

从你的专业视野来看,字体设计还可以谈论、做些什么?比如移动设备的屏幕字体、某些 app 的内嵌字体,是否能改变一些什么?

——目前来看最欠缺的是如何应对信息传播形态的变革。一个技术方面的应对,尤其是加强数字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还有一个是学术方面的应对,就是判断发展的走向。比如在印刷时代,专业人士往往为精美印刷体无法得到完美的屏幕表现而扼腕(大多数是衬线体),似乎认为只要屏幕精度够高,经典字体就会卷土重来,复刻就是一种折衷性的怀念。他们忽略了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衬线字体已丧失了正文地位的合理性。

尊重原创:关于转载

我们希望在中文环境中建立一种健康的 TrackBack 和链接机制,保证原创,并不影响传播。因此对于译文和原创文章,我们欢迎您在网站上推荐我们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图片片段,但不赞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转载。
参与讨论或通过 TrackBack 推荐:Trackback URL.

参与讨论

你的Email地址将不会被发布或透漏。 标记*的项目为必填项目。

*
*

作者 / 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