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Tag Archives: Akzidenz Grotesk

Wim Crouwel 80歲了

Wim Crouwel 巴黎展覽的海報。Experimental Jetset 設計。 最近最熱門的展覽是在荷蘭鹿特丹 VIVID Gallery 的展覽「80 20 100」,為了紀念著名設計師 Wim Crouwel 誕辰80周年,出版社書商 Nijhof & Lee 誕生20周年,將展出100份 Wim Crouwel 的設計。展出將從2008年10月11日持續到11月23日。這次是緊接着去年在巴黎的個展「Wim Crouwel: architecturs typographiques 1956 -1976」之後 Crouwel 的另一個大型展覽。
10 Comments

另一篇 Helvetica 紀錄片的評論

我是在不久之前才看到的《Helvetica》。 我本想以年輕一代設計者的姿態來談這個電影。但我意識到可笑的是,對於 Helvetica 之前、流行甚至被抵制的時代我都沒有任何經歷或者記憶,於是想從認識 Helvetica 說起。對 Helvetica 有強烈的意識是受在影片將近最後的 Micheal C.Place 所供職的 tDR(The Designers Republic)作品的影響。這個時候是一切輝煌都已經過去,David Carson 們抵制「Helvetica 代表的」商業化的一代之後的,對於「Helvetica 代表的」系統性的設計復興潮流的時代。當時 tDR 的震撼是無法言表的,巨大標緻的英文字緊密的堆積,顏色的簡練,以及莫名其妙的,極具數碼感的小方塊,雖然當時中國的環境已經較好,可以看到一些平面設計作品,但 tDR 的作品卻構成了我對新平面設計的早期印象。儘管曾經做圖也做得快活,但當我學着在 Photoshop 里用 Arial 堆積起字塊時,我才感覺到離平面設計的距離,或許說 Helvetica 復興潮設計的魅力。 Image: The Designers Republic 片中設計師們對於 Helvetica 的讚揚是顯而易見的,但也不至於到歌功頌德的程度。總體上以平和的心態來看這個電影,並沒有太多的偏頗,各方的觀點都相對平衡。既不能否定 Helvetica 出現和普及所帶來的革命性(Akzidenz Grotesk 的前身作用功不可沒),也不得不承認 David Carson 關於 Helvetica 對傳播的局限性,以及後期沉悶商業設計的說法。我對 Carson 和 Brody 的作品一向是不大喜歡的,太缺乏系統性,雜亂無章鮮具美感。然而了解了之前的商業化和標準化的大潮後,便會理解 Carson 和 Brody 在平面設計界歷史性的地位。同樣的,對於 tDR 的作品,乃至後來看到的現代 Helvetica […]
13 Comments

Akzidenz Grotesk(縮寫 AG)

網上收集了一下 AG 的小資料,由於這個字體背景實在太複雜,涉及到很多公司收購,倒閉等等的問題,所以我只想粗略整理一下,到底它的歷史定位還有什麼藝術成就等…大家自己看吧。(Bringhurst 說 AG 是藝術上的現實主義,我覺得沒什麼必要什麼都扯上藝術主義之類,所以以下只是小小的資料。)
7 Comments

Josef Müller-Brockmann

渡善堂前兩天寫到了 Josef Müller-Brockmann。忍不住還是要在這裡推薦一下,瑞士設計的代表設計師之一,使用 Akzidenz Grotesk爐火純青。同時也寫了關於網格的經典《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喜歡他也是因為最近着迷網格的關係。 點這裡可以參考一些作品。
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