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Akzidenz Grotesk
Wim Crouwel 80岁了
Wim Crouwel 巴黎展览的海报。Experimental Jetset 设计。 最近最热门的展览是在荷兰鹿特丹 VIVID Gallery 的展览「80 20 100」,为了纪念著名设计师 Wim Crouwel 诞辰80周年,出版社书商 Nijhof & Lee 诞生20周年,将展出100份 Wim Crouwel 的设计。展出将从2008年10月11日持续到11月23日。这次是紧接着去年在巴黎的个展「Wim Crouwel: architecturs typographiques 1956 -1976」之后 Crouwel 的另一个大型展览。
另一篇 Helvetica 纪录片的评论
我是在不久之前才看到的《Helvetica》。 我本想以年轻一代设计者的姿态来谈这个电影。但我意识到可笑的是,对于 Helvetica 之前、流行甚至被抵制的时代我都没有任何经历或者记忆,于是想从认识 Helvetica 说起。对 Helvetica 有强烈的意识是受在影片将近最后的 Micheal C.Place 所供职的 tDR(The Designers Republic)作品的影响。这个时候是一切辉煌都已经过去,David Carson 们抵制「Helvetica 代表的」商业化的一代之后的,对于「Helvetica 代表的」系统性的设计复兴潮流的时代。当时 tDR 的震撼是无法言表的,巨大标致的英文字紧密的堆积,颜色的简练,以及莫名其妙的,极具数码感的小方块,虽然当时中国的环境已经较好,可以看到一些平面设计作品,但 tDR 的作品却构成了我对新平面设计的早期印象。尽管曾经做图也做得快活,但当我学着在 Photoshop 里用 Arial 堆积起字块时,我才感觉到离平面设计的距离,或许说 Helvetica 复兴潮设计的魅力。 Image: The Designers Republic 片中设计师们对于 Helvetica 的赞扬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不至于到歌功颂德的程度。总体上以平和的心态来看这个电影,并没有太多的偏颇,各方的观点都相对平衡。既不能否定 Helvetica 出现和普及所带来的革命性(Akzidenz Grotesk 的前身作用功不可没),也不得不承认 David Carson 关于 Helvetica 对传播的局限性,以及后期沉闷商业设计的说法。我对 Carson 和 Brody 的作品一向是不大喜欢的,太缺乏系统性,杂乱无章鲜具美感。然而了解了之前的商业化和标准化的大潮后,便会理解 Carson 和 Brody 在平面设计界历史性的地位。同样的,对于 tDR 的作品,乃至后来看到的现代 Helvetica […]
Akzidenz Grotesk(缩写 AG)
网上收集了一下 AG 的小资料,由于这个字体背景实在太复杂,涉及到很多公司收购,倒闭等等的问题,所以我只想粗略整理一下,到底它的历史定位还有什么艺术成就等…大家自己看吧。(Bringhurst 说 AG 是艺术上的现实主义,我觉得没什么必要什么都扯上艺术主义之类,所以以下只是小小的资料。)
Josef Müller-Brockmann
渡善堂前两天写到了 Josef Müller-Brockmann。忍不住还是要在这里推荐一下,瑞士设计的代表设计师之一,使用 Akzidenz Grotesk炉火纯青。同时也写了关于网格的经典《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喜欢他也是因为最近着迷网格的关系。 点这里可以参考一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