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另一篇 Helvetica 紀錄片的評論

我是在不久之前才看到的《Helvetica》。

我本想以年輕一代設計者的姿態來談這個電影。但我意識到可笑的是,對於 Helvetica 之前、流行甚至被抵制的時代我都沒有任何經歷或者記憶,於是想從認識 Helvetica 說起。對 Helvetica 有強烈的意識是受在影片將近最後的 Micheal C.Place 所供職的 tDR(The Designers Republic)作品的影響。這個時候是一切輝煌都已經過去,David Carson 們抵制「Helvetica 代表的」商業化的一代之後的,對於「Helvetica 代表的」系統性的設計復興潮流的時代。當時 tDR 的震撼是無法言表的,巨大標緻的英文字緊密的堆積,顏色的簡練,以及莫名其妙的,極具數碼感的小方塊,雖然當時中國的環境已經較好,可以看到一些平面設計作品,但 tDR 的作品卻構成了我對新平面設計的早期印象。儘管曾經做圖也做得快活,但當我學着在 Photoshop 里用 Arial 堆積起字塊時,我才感覺到離平面設計的距離,或許說 Helvetica 復興潮設計的魅力。

Image: The Designers Republic

片中設計師們對於 Helvetica 的讚揚是顯而易見的,但也不至於到歌功頌德的程度。總體上以平和的心態來看這個電影,並沒有太多的偏頗,各方的觀點都相對平衡。既不能否定 Helvetica 出現和普及所帶來的革命性(Akzidenz Grotesk 的前身作用功不可沒),也不得不承認 David Carson 關於 Helvetica 對傳播的局限性,以及後期沉悶商業設計的說法。我對 Carson 和 Brody 的作品一向是不大喜歡的,太缺乏系統性,雜亂無章鮮具美感。然而了解了之前的商業化和標準化的大潮後,便會理解 Carson 和 Brody 在平面設計界歷史性的地位。同樣的,對於 tDR 的作品,乃至後來看到的現代 Helvetica 的公司設計,我和多數人一樣也都會有作嘔的膩味。引用 Duqin 的評論

眾多設計師集體為 Helvetica 投票其背後的原因是複雜的。有的是來自經典現代主義平面設計的美學記憶,有的是對於層出不窮的新字體的疲倦,有的是出於功能優先的考慮,有的是出於利用 Helvetica 無處不在以至於人們視若無睹的這一特性來做文章……其實大多數設計師的選擇都是夾雜着這幾種情緒中的幾種。
它不是完美的,片中對 Helvetica 的批評大部分都言之有物(Erik Spiekermann 髒話連篇的洒脫還是一樣迷人)。但我猜片中有一點是對的,Helvetica 的長盛不衰——準確地說是 Helvetica 風格代表的一派非襯線字體(諸如 Akzidenz Grotesk 和 Univers 等等)的長盛不衰,在於它們設計的相對中性而有特色,清晰而有力。這種特性可以當今傳承瑞士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風格的設計可以再度風靡。也讓我們偶爾看到當年企鵝的封面設計或者紐約的地鐵設計,仍然會讚不絕口。可能也是缺乏這種平和和實用,Carson 和 Brody 的作品在歷史上並不能走的太遠。無論如何,Helvetica 說到底在歷史上僅僅是略勝過一群設計師時兒追捧時兒棄之的玩物。沒有 Helvetica 一樣會有其他的非襯線的摩登字體出現,這些風捲雲涌的潮流也並不會因此而減退。只是 Helvetica 的設計特點和容易得到的屬性使他承擔了大於一個字體所應該承擔的視覺標籤和記憶,承擔了太大的時代重負。

在電影里,Helvetica 作為觀眾了解平面設計的一個窗口,完成了任務。在一部短短的紀錄片里沒有必要給陌生的觀眾塞滿 Typography 的知識,關於襯線易讀,或是 Univers 較佳的言論,完全沒有必要放在片中,這畢竟不是設計學校的教育片。況且我並不認為僅僅會由於片中的讚揚,大部分人面對街上、報紙里、電腦中的大量明顯不同的字體會由衷讚歎 Helvetica 的完美和影響力。如果說電影為什麼歌功頌德的話,那是為平面設計。它通過 Helvetica 這個舞台上眾人推出的「星」把眾人的目光吸引到了字體和平面設計上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Helvetica 的泛濫確實是西方民眾不了解設計、不尊重設計(字體)的一個惡果。而在中國的環境下,卻是另一番圖景。有時候不得不期盼 Helvetica 能像西方所摒棄的那樣,成為中國設計師的默認選擇。大量的以英文為載體的視覺(字體設計)垃圾在中國泛濫成災,平日生活中能看到用到真正的、沒有被任意扭曲的英文字體(而非中文字體附帶的英文字體)的設計少之又少。中國正是缺乏像 Helvetica 這樣的英文字體缺乏普,才及造成國內大量的視覺垃圾,令人噁心不已。

希望當 Helvetica 能泛濫於我們的英文設計的時候,中國的設計能夠真正全民化,才可能會有真正堅實的發展。

尊重原創:關於轉載

我們希望在中文環境中建立一種健康的 TrackBack 和鏈接機制,保證原創,並不影響傳播。因此對於譯文和原創文章,我們歡迎您在網站上推薦我們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圖片片段,但不贊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轉載。
參與討論或通過 TrackBack 推薦:Trackback URL.

13 個相關討論

  1. sy
    2008/04/24 at 9:42 am | Permalink

    shouldnt it be ” have you hated it yet?”

  2. Rex Chen
    2008/04/24 at 11:15 am | Permalink

    cant believe ur correcting my grammar, but alrit…

  3. sy
    2008/04/24 at 1:44 pm | Permalink

    high five!

  4. 2008/04/26 at 6:27 am | Permalink

    I noticed that too :) BTW My name’s Du Qin (instead of Duqin), and 渡善堂 is no longer applicable as people keep telling me it contains too much a flavor of a Chinese medicine shop… and I changed it to the original D U E S I Q N. Can you update that in your links sections?

  5. Rex Chen
    2008/04/26 at 11:32 am | Permalink

    to duqin: alrit alrit, everyones better grammer than me lol… duqin i already changed the link, thx for informing us :D

  6. wimy
    2008/04/28 at 6:24 pm | Permalink

    http://www.post-concrete.com/blog/?p=305 另一評論

  7. qingyunying
    2010/04/09 at 8:49 am | Permalink

    值得好好考慮下,一直在思考標準化的審美(也就是白開水)是否和世界的民主進程有關係。全世界的人類都應該有這個權力來看和使用。

  8. Bicyclebaby
    2011/06/21 at 9:19 am | Permalink

    「……有時候不得不期盼Helvetia能像西方所摒棄的那樣……」
    should be
    「……Helvetica……」 (with “c”)

  9. Rex Chen
    2011/06/22 at 10:21 pm | Permalink

    更改了,謝謝:)

  10. 韓力
    2011/09/13 at 5:30 pm | Permalink

    對文章最後的那一點很贊同。。
    竊以為:中國設計之所以“視覺垃圾泛濫”,很大程度上是經濟的問題;產業結構不合理導致商品的附加價值低、品牌縮水,從而降低了群體對優良設計的需求,給劣等品以可乘之機~

  11. 楊林青
    2012/06/11 at 4:05 pm | Permalink

    中文版《Helvetica的故事之字體傳奇》今年即將面世,敬請關注!

  12. 梅瑋
    2013/01/20 at 8:33 am | Permalink

    為經濟發展而忽略知識產權的過度時期?追求既得利益的畸形時期。

  13. witt
    2017/12/11 at 7:12 am | Permalink

    「中國正是缺乏像 Helvetica 這樣的英文字體缺乏普,才及造成國內大量的視覺垃圾,令人噁心不已。」Typo。
    另外,為什麼是民眾缺乏尊重?希望多說幾句。

參與討論

你的Email地址將不會被發布或透漏。 標記*的項目為必填項目。

*
*

作者 / 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