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目錄歸檔: 書刊

《Tages-Anzeiger》落選的新設計(續)

Image: fhzdesign.blog.sohu.com

方宏章在 blog 上發表了另一篇關於《Tagas-Anzeiger》的新設計,同樣也是落選的方案。由美國人 Brian O’Connor 設計。

《Tages-Anzeiger》落選的新設計

左為舊版設計,右為新版設計。Image: iA

Hi-iD上看到的消息。瑞士蘇黎世出版的全國性德語報紙《Tages-Anzeiger》(每日導報)於近日完成了新版設計,由 Tom Menzi 操刀。但今天要提《TA》的重新設計方案中參加投標的一個,由基於蘇黎世和東京的 iA(InformationArchitects)操刀,因為他們新穎的設計思路,我覺得有必要在眾多重新設計報紙的 project 中提起,即便他們沒有獲得這個項目。正如他們說的:這是一個美麗的失敗故事。

繼續閱讀

字體的發展與國家形象

九月份在《藝術與設計》雜誌刊登的文章,現在貼出來。這是原來的版本,可能與印刷版有部分差異。在此再次感謝參與校對的宋敏、杜欽和盧濤三位朋友。另外加上了參考書目和插圖。

本文作者為 Rex Chen 和 Shi Yuan,請勿轉載。謝謝。

儘管字體的發展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最早期,與文字和書寫的萌生同時出現,但現代意義上的字體排印(Typography)嚴格來說,是從十五世紀德國的約翰內斯·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發明活字印刷術開始的。從這一時期開始,批量印刷成為可能,而金屬鑄的字體也取代各地的手寫體,成為主要的傳播載體。自此開始,不同地區的字體發展也走上了獨立而又互相影響的道路。隨着國家主義在現代的盛行,各國政府和設計師們開始重視字體的國家形象問題,於是紛紛回顧自己的歷史,試圖在過去的發展中尋到符合國家和民族氣質的字體。受這種國家化運動的影響,很多國家形成了與本國形象相輔相成的字體特色,從英國的商業和傳統的結合,到德國的機械和實用,以及瑞士的平和、中立等等,字體成為展示國家形象直觀而有效的工具。本文按時間順序,試圖把握代表各國形象字體發展的決定性歷史時期,回顧各國標誌性字體的特點環境、來源和發展。

文藝復興與手寫體:意大利字體

卡洛琳小寫體(Carolingian minuscule)和數字版Nicolas Jenson SG 的比較。Images: belmont.edu; identifont.com.

十五世紀的意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當時的意大利各個城市都處於自治狀態,城市獨裁者們都貪圖玩樂,一心想要擺脫宗教傳統對他們的束縛。因此這些城市的文藝環境十分寬鬆,當局鼓勵和提倡描寫世俗生活的作品,而非一味的表現宗教的神聖,這一社會環境為整個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色彩奠定了外部基礎。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的彼特拉克(Petrarch)大力歌頌個人性的偉大,認為世俗的成功與跟上帝關係並不相互違背,相反是上帝賦予了人類巨大的智慧和能力,人類理應在世間充分享用這些天賦。他對於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的道德倫理和文化十分崇尚,認為古代才是人性最燦爛的時刻。

繼續閱讀

稿件刊發

《藝術與設計》雜誌邀我和史源寫的文章《字體里的國家故事》在最近的9月期刊登出來了,稿件做為雜誌本期特輯「國家形象,設計塑造」的一部分。文章不長,以時間順序簡述了各國代表性字體和國家形象的來龍去脈,面向大眾讀者,有興趣的各位可以購買來看看。

這裡謝謝雜誌、宋編輯和各位審過稿的朋友。

2009度企鵝封面設計獎揭曉

2009度獲獎作品。作者依排名為(左至右,上至下):Peter Adlington、Jia Ying Gnoh、Edward Essex 和 Lucy Pritchett。Image: penguin.co.uk

6月8日,企鵝出版社宣布了2009年度企鵝封面設計獎(Penguin Design Awards)的獲獎者,第一名是 Peter Adlington,第二名 Jia Ying Gnoh(馬來西亞華人),第三名由 Edward Essex 和 Lucy Pritchett 共享。這次比賽要求參賽者重新為 Donna Tartt 的1992年出版的暢銷小說《The Secret History》設計封面。活動評委包括企鵝設計部主管 Jim Stoddart 和 John Hamilton、作家 Hari Kunzru、平面設計師 Jonathan Barn brook、Frith Kerr 和 Amelia Noble。

繼續閱讀

推薦:企鵝(Penguin)設計系列

Image: 套套盧

英國企鵝出版社(Penguin Books)的封面設計一直被奉為經典,近幾年隨着出版社60周年紀念和現代主義的重新流行,企鵝的設計再次被廣泛傳誦。一直想寫關於它的文章,但一直偷懶至今。今天通過方宏章的 blog 推薦,看到了套套盧上面連載的關於企鵝出版社設計的文章,涵蓋了歷史、現狀和人物訪談,十分優秀,推薦給大家。

《紐約客》:慢設計與實用主義

倫敦的街頭報攤隨處可以看到《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這本將近四分之一是在講述紐約文化新聞的雜誌原本註定了它的本地性,但這卻遠遠無法阻擋它的魅力風靡全球——近100萬訂閱量中僅有16萬來自紐約。大都市精英知識分子的定位為其帶來了大量優秀的記者和作家(著名的如E. B. 懷特、伍迪·艾倫和蘇珊·桑塔格),大量的長文報道向美國的中上層知識分子講述着他們應該關注的社會話題。這本1925年創辦的雜誌儘管已經度過了80多年,但今天已然充滿鋒芒具有活力。《紐約客》現在「早已成為美國人社會文化傳統的一部分,成為紐約乃至美國知識分子的一個象徵。」

1925年2月21日第一期和2009年6月1日上周期。

繼續閱讀

Type Discovery: Ludwig, 19世紀與21世紀

Image: OurType.be

Ludwig 由荷蘭設計師 Fred Smeijers 設計,今年由 OurType 出版。這是一款當代對19世紀的非襯線體的理解的產物,充滿了早期非襯線體的不羈性格。Smeijers 同時也是《Counterpunch》一書的作者,這是一本關於16世紀鉛字設計與現代應用設計的書,1996年由 Hyphen Press 首發行,準備今年夏天出版第二版。

Times New Roman 的故事

《泰晤士報》的英文名稱 The Times,誕生於1785年,創始人是約翰·沃爾特(John Walter)。The Times 中文直譯過來應該是《時報》。然而它的譯名卻變成與讀音相近,但毫無關聯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一樣。由於約定俗成的關係,錯譯保留至今。誕生之初,這張報紙的名稱是《世鑒日報》(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1788年1月1日,正式改為 The Times。《泰晤士報》是世界上第一張以「Times」命名的報紙。由於長期以來《泰晤士報》一直是英國中右翼的主流大報,在其他地區和國家出現了大量跟風命名者,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為了區分出來,《泰晤士報》有時被英語使用者稱為《倫敦時報》(The London Times)。

繼續閱讀

Short Run 展覽與 St Bride 圖書館

Gaberbocchus Press 1949年出版物《The Eagle & The Fox & The Fox & The Eagle》樣張,點擊看細節。

毗鄰倫敦著名新聞業大街 Fleet Street 的 St Bride 圖書館是著名的印刷字體排印的機構,始建於1895年,St Bride 是著名的倫敦印刷學院(LCC,現倫敦傳媒學院)前身,現在是以舉辦印刷和設計為主活動的文化機構和圖書館。之前和 Shi Yuan 一起去 Jost Hochuli 講座,由於是晚上,沒有細看。今天「Short Run」展覽最後一天,順便一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