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Tag Archives: Times New Roman

Times New Roman 的故事

《泰晤士报》的英文名称 The Times,诞生于1785年,创始人是约翰·沃尔特(John Walter)。The Times 中文直译过来应该是《时报》。然而它的译名却变成与读音相近,但毫无关联的「泰晤士河」(River Thames)一样。由于约定俗成的关系,错译保留至今。诞生之初,这张报纸的名称是《世鉴日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1788年1月1日,正式改为 The Times。《泰晤士报》是世界上第一张以「Times」命名的报纸。由于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是英国中右翼的主流大报,在其他地区和国家出现了大量跟风命名者,如《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为了区分出来,《泰晤士报》有时被英语使用者称为《伦敦时报》(The London Times)。
16 Comments

中国公共用字:广州地铁

如果说在中国大陆公共设计中想看到一些比较好的英文设计,鉴于政府根本没有设计的概念,就只能在半商业的环境如地铁和机场这样的现代化交通设施寻找了。即使在这样的地方,英文设计的杂乱和低质量也是不堪入目的。本简评系列旨在搜寻一些大城市包含英文的公共设计,当代中国设计对细节的追求也可见一斑。(要说明的是,由于说的是中国的英文设计,免不了各种各样的翻译笑话,这个各位权当乐子,我们不做评论) 今天看广州地铁的用字。 Images: Flickr Helvetica、Times New Roman 和宋体英文混用,很难说出标准字是哪一种(注意在这三个例子中,中文字体亦不同)。在广州地铁自豪的电子显示系统上,英文字尺寸不一,松紧不规律,可读性差,视觉上十分混乱。 Images: Flickr 左下为广州地铁的标准 logo,其中英文字体在其视觉系统里都罕见使用。上图同样的设计,左边的设计进行了简化,可笑的是地铁的 logo 被简化为「V」。虽然这三个例子中都用了无衬线,但无论从字体、字距、尺寸和与中文搭配都做的相当差。 Images: Flickr 以上是东京地铁类似用途的设计,设计的美观度、可用性和一致性显然更胜一筹。
14 Comments

新首相的选择

据英《每日电讯报》报道,刚刚上任的新首相布朗(Gordon Brown)最近给官邸唐宁街10号的工作人员发 Email,要求他们以后的文件要使用14号的 Arial,而非以前布莱尔(Tony Blair)所中意的12号 Times New Roman。据猜测是因为布朗一只眼睛盲,大号的 Arial 似乎具有更高的识别性。 即便大部分研究表明, Times New Roman 所代表的衬线字体具有更高的识别性可读性(Readability,美国政府的文件近年来也由经典打字机体 Courier 改为 Times New Roman),考虑到他非专业人士的身份和 Arial 疯狂流行,布朗的选择还是可以理解的。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给布朗写一封信告诉他,首相您还是用 Helvetica 吧,尽管它们看上去一模一样,但绝对会为你下次大选赢得一些设计师的选票。
19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