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Tag Archives: Jan Tschichold

Jan Tschichold 關於段首縮進的講義

1926年24歲的 Jan Tschichold。Photograph: Thames and Hudson 最近忙完之後,重新讀 Jan Tschichold 的《The Form of the Book》。現根據其中的部分論文,將主要的一些傳統排版和字體使用的規則和 Tschichold 的觀點歸納成系列。保守派設計愛好者比如我,對於這些規則十分鐘愛,但設計至上者們也許對條條框框不屑一顧。無論何種情況,領會精神或者循規蹈矩,都僅供參考。 中世紀之前,段落的分隔使用「¶」符號(Pilcrow,「段落符號」,如今天的「§」)。儘管當時文字並不分成「段落」,因此該符號在文字中間,通常用紅色,表示意思的轉折(很像中國小學語文的「分段」符號)。中世紀,段落開始形成,但仍然保留了使用「¶」段落符號的習慣。由於要保持紅色,因此該記號由專門的工人(rubricator)在排字印刷結束後專門標記上。因此排字工通常將每段開頭空下來,留位置給分段符號。由於負責做記號的工人經常缺席,人們發現段首的空格(em quad indention 或 indent)作為標記,不用紅色符號也已足夠,這就形成了我們今天段首的縮進,一般大小為1 em。(由此推想,中文當初開始橫排,開段的空兩格也大該由此西文習慣而來。) 1498年:《The Golden Legend》。Image: gregorcles@Flickr 頂格與加大行距無法取代縮進 對於前人的花哨風格撲之以鼻,人們開始簡化這些「花樣」。於是在19世紀末,英國排字者首先開始摒棄段首縮進,開始使用頂格的段首。這一風格因為一些主要書商的採用,逐漸推廣開來,並被報紙、小冊子、雜誌等低廉印刷品大量採用。Tschichold 認為此法並不能代替原有縮進的功能,不值得效仿。報業的排字者通常在兩段之間的行距隨意加多兩到三點,取代縮進的作用,這樣破壞了文字整體的美感。有時一段的末尾剛好是句號,他也會不分上下文的將其分段,加入行距;有時則會疏忽而忘記增加行距,影響了整個理解和閱讀。 Tschichold 進一步闡釋,讀者通常比起段首,讀到段尾時已經相對沒有那麼興緻勃勃。頂格段首會讓讀者覺得自己仍然在閱讀類似的內容,因此不僅使讀者逐漸失掉興趣,也掩埋了作者良苦用心的分段。這一看似使文章整齊一致的開端方式,卻影響內容的理解和傳播,成為頂格分段的最大缺陷。Tschichold 也提到另外兩種儘管少見但更加令人心煩的分段方式:一是用一條長線分隔,這樣不僅粗暴的打斷了文字,也會迷惑讀者;二是段末一行右對齊——純粹的無聊和無謂。 Tschichold 感嘆到:「為什麼這樣具有明顯缺陷的風格還需要解釋?」 參考 Tschichold, J. ‘Why the Beginnings of Paragraphs Must be Indented’, The Form of the Book, 1991, Lund Humphries
19 Comments

Face the Nation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Thomas)和明尼蘇達州書籍藝術中心(MCBA)共同策划了名為「Face the Nation」的展覽,探討國家形象和字體設計之間的互動。 二十世紀初期,工業革命剛剛興起,歐美國家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多,直接加強了各國對於塑造自己國家形象的急迫性。於是值得褒揚的愛國主義情緒和兩戰後極端的沙文主義都在這一段國家形象的塑造中表現出來。有些國家通過尋找自己的歷史文化,復興自己的傳統風格。有的新興國家則需要與自己的語言聯繫,為新的國家風格創造新字體。 Images: stthomas.edu 「挪威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威廉‧莫里斯是工藝美術運動的始祖) Gerhard Munthe (1849-1929) 曾深入挪威的鄉村,尋找祖國原始的藝術,將自己十分鐘愛的中世紀北歐的壁毯風格以及挪威民間藝術應用於自己的故事書設計。
11 Comments

一個陶匠手中的粘土(Clay in a Potter’s Hand)

本文是書籍設計大師 Jan Tschichold 在企鵝出版社(Penguin Books)擔任字體排印負責人的時候寫成的。文章針對的是1950年代西方圖書的問題,描寫對象是西方文字的字體排印和書籍設計。其觀點在很多人看來比較保守、壓抑時代主旋律——創新,但倘若浮躁的今人能汲取其中哪怕是一點點的平和和嚴謹,保守一些又有何妨? 作者/ Author: Jan Tschichold © 1991 Lund Humphries 原載於/ Original from: The Form of the Book, 1991, Lund Humphries 翻譯/ Translation: Rex Chen 與其說完美的字體排印是藝術,倒不如說是科學。對貿易的精通是絕對需要的,然而它並不是全部。精確的品味和完美的標誌,也能體現在對和諧設計規則的理解中。一般的看法是,無瑕的品味部分來源於先天的敏感:感覺。但倘若感覺無法確保無誤的判斷,那感覺也着實沒有大用處。感覺需要蛻變成對由正式決策產生的結果的認識。從這一點說,從來就沒有天生的字體排印大師,唯有長時間的自我教育才會使人掌握和精通。 如果說在對待好作品的時候沒有異見和爭論,那是錯誤的。我們並非與生俱來就有好品味,就像我們不是天生就懂得欣賞藝術品。僅從畫面上指認描繪的人和所代表的事物遠非真正理解藝術品。對於羅馬體的比例發表無知的觀點也同樣乏力。在任何情況下,爭論都是沒有意義的。那些想要說服對方的人必須比其他人要做得好一些。 好品味和完美的字體排印是超個人的。當今社會,好作品通常因為「舊式」而被錯誤地否定。因為對一般尋求對自己所謂「個性」肯定的人來說,會偏愛自己創造的怪異風格,而不願服從於客觀的品味標準。 在一件字體排印的佳作中,我們看不出藝術家本人的印鑒。某些人崇尚的個人風格,在現實中都是些微不足道的特點,很多時候偽裝成「改革和創新」,危害十足。比如喜愛混搭一些不相關的字體——也許是一個非襯線字體或是一個怪異的十九世紀手寫體;或是訂立一些看似有挑戰性的限制,比如整本書只使用一種尺寸的字體,罔顧書籍結構的複雜程度。因此個性字體排印是有問題的字體排印,只有初學者和愚蠢的人才會義無反顧的堅持。
5 Comments

對於 Rex 的網格排版文章

對於 Rex 發表的上一篇網格設計的文章,我希望能夠加一些注釋。 首先,關於書設計的網格框架分類,主要有2種,對稱與非對稱。對稱的框架多用於經典排版,而非對稱多用於現代主義的排版裡面。見圖一。 *圖一 (左為對稱框架,右為非對稱框架)
2 Comments

Basics: 基礎網格的一些基礎

網格(Grid)設計的吸引力是無法抵擋的,儘管很多時候意識不到。上面是最基本的書頁設計的網格。以後抽機會講網格在網頁、平面設計、信息設計等等的應用。
15 Comments

Aicher 和 Tschichold 的兩篇文章

方宏章寫了關於 Otl Aicher 和 Jan Tschichold 的兩篇介紹,值得一看。一直想介紹這兩個人,尤其是 Otl Aicher,在這個充斥着倫敦奧運設計垃圾的月份,Aicher 的1972慕尼黑奧運設計才是經典範例(當然還有東京1964和墨西哥1968)。還有一個前一陣子在倫敦的 Otl Aicher 展出的 Flickr集。 另外本站加了朋友 Shiyuan 為本站新作者,同樣來自英國,精通 Typography,希望能儘快帶來相關的好文章。這裡提前祝賀一下 Shiyuan 獲得 ISTD(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ypographic Designers)的資格,等新聞稿出來了再讚美一次。
3 Comments

很多書

很多關於 Typography 的書的一個 Flickr Pool。包括 Jan Tschichold 和一些字體樣冊等。 via Ace Jet 170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