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胶囊塔。图:Alex Rerh
本文为会员专刊 T 34 内容试读。成为 The Type 会员,每月收取会刊和其他福利。
加入会员 »
2021 年 5 月,由黑川纪章设计的位于东京银座的标志性建筑中银胶囊塔(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再度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上一次建筑因老化而差点拆除时,大师黑川本人还在世,提出「用新的胶囊替换老化陈旧的就可以」,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勉强将其保留。自从 2007 年黑川去世,地皮也卖给了对冲基金,这次没人能阻挡它的命运了。
时隔六年,平面设计经典著作《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经过修订,并以「经典版」的名义再次与读者见面。
谜底见文末
本文为会员专刊 T 42 内容试读。成为 The Type 会员,每月收取会刊和其他福利。
加入会员 »
风靡英语世界的 Wordle 猜单词游戏不仅让开发者 Josh Wardle 赢得《纽约时报》的收购合同,也让中文开发者踊跃地试做各种汉化版本。Wordle 有不少精妙之处,都恰好踩在一个好作品能流行起来的节奏上,它的中文衍生游戏却在照葫芦画瓢中难免丢掉了一些关键元素。
在讨论日本设计师对字体排印、网格系统的实践时,不可能避开白井敬尚这个名字。长年以来,他设计的 idea 杂志也一直伴随着我的学习与研究,因此当弥迪兄与我商讨在国内策划展览和出版事宜时,我欣然决定加入。我也深感在中文环境下,无论是字体排印还是网格系统,这些概念的具体内涵和实践方法,都缺乏的实质性讨论。而白井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其理论深度还是实践广度,都非常值得中国设计师学习,这次能译介到国内,堪称是一大好事。
电华打字机,由高仲芹发明,IBM 制造。© The Smithsonian
本文为会员专刊 T 35 内容试读。成为 The Type 会员,每月收取会刊和其他福利。
加入会员 »
全球规模最大、最成功的电信公司之一,名字中却带有「铁路」二字,这是为什么?
我在每个学期的信息史课程中都会先用这个问题来刁难斯坦福的学生们。其中提到的电信公司是斯普林特(Sprint),全名是「南太平洋铁路内网电信公司」(Southern Pacific Railroad Internal Networking Telecommunications)。随后,我就会简明扼要地普及一番关于美国通讯基建的历史知识,而这些史实总是能让他们大开眼界。
铁路,以许多方式为现代美国及至全球的信息架构铺设了第一层历史基础,我这样解释。在电报技术兴起时,工程师基本上都会选择沿着南太平洋铁路等已经打通的铁道线路来铺设电报线,毕竟有现成的工程,何必再重新砍树开路、穿河过桥呢?不久后,又有了光纤通讯,大多也以同样的方式,沿着一百五十多年前初次联通美国各地的火车轨道来进行基础建设。
「铁路是谁建的呢?」我接着问。一位学生答:「中国移民。」
本文为会员专刊 T 33 内容试读。成为 The Type 会员,每月收取会刊和其他福利。
加入会员 »
最近我看到了伊夫斯·彼得斯(Yves Peters)在推特上询问图中尖刺的正式名称叫什么,我简短地回答了一下(剧透:这叫光陷阱!)。我觉得在这个话题上还有更多值得探索,因此决定写点东西,不只关于光陷阱,还会包含类似的概念和造型。在字体设计师的生活中,总有那么几天想要就这些东西写上个四千字,而不考虑言简意赅。
本文为会员专刊 T 08 内容试读。成为 The Type 会员,每月收取会刊和其他福利。
加入会员 »
荷兰字体设计师、书法家赫里特·诺尔泽(Gerrit Noordzij, 1931–)在 1985 年出版的《笔划:书写的理论》(The Stroke: theory of writing)一书,可以说是对他的文字设计/书写理论的最精简有力的诠释。该书翻译成多国文字,数次重印,2019 年 4 月初又重新发行了英译版。德国字体巨匠施比克曼(Erik Spiekermann)曾说,「谁只要对视觉语言感兴趣,只要想知道文字和字体为何形态如此,就应该去读这本 86 页的小册子。」诺尔泽的理论并不是是金科玉律,但让我们来看看他为何影响如此之大。
© Aggie Toppins
本文为会员专刊 T 19 内容试读。成为 The Type 会员,每月收取会刊和其他福利。
加入会员 »
从 2019 年包豪斯建立百年之际「包豪斯女性」被反复追溯和讨论,到国外女性设计师作品专集书目接连涌现,这股热潮也逐渐被国内的艺术文化媒体所感知,中文圈开始积极挖掘女性艺术家、设计师的话题资源,这是值得鼓励的好事。不过,当我们连设计批评本身都未成气候时,怎样的讨论才更有效呢?我们是否只是在旧有的模式下,简单地将女性和其他被忽略的设计师群体视作多样化的代表,却没有改变模式本身?这要求我们认真审视平面设计的叙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