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目录归档: 人物

Rafaël Rozendaal 的 100 个网站

Rozendaal 作品 color flip .com 截图。

荷兰-巴西艺术家 Rafaël Rozendaal 不久前迎来了自己的第 100 个实验艺术网站:inner interior .com。Rozendaal 以持续创作实验艺术网站而闻名,至今积累了 102 件作品。这些网站以鲜艳的颜色、有趣的交互及动画为共同点,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大多数网站都让人上瘾,比如不断地拉出永远拉不完的厕纸,用色块填补空白,或者只是不停地点击来感受悲伤。这些网站每年合计约有 4000 万访问量。

继续阅读

《西文字体》十谭

编者按:

字体设计师小林章先生的日文畅销作《欧文書体―その背景と使い方》首次出版简体中译本,《西文字体——字体的背景知识和使用方法》。新书已在五月中下旬正式发布。

我有一种刻板印象,字体及字体排印的话题在中文世界里依然处于小众的状态。然而《西文字体》的受欢迎程度却出人意料:首版一刷在预售期就被订购一空。我们有幸约到本书的监修者陈嵘、译者刘庆(也是本站的作者 Eric Liu),透过纸张与油墨,一谈翻译、设计和出版的趣事。

继续阅读

新蒂:民间造字实验

赵孟頫体中区分出的字

「新蒂」的意思,得名自「Send everything nice to you」这句话的首字母——「Senty」的缩写。[dì],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接的部分。在云南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里,诞生出了新的字体品牌——新蒂——非花非果,却紧密相联于根。根深方能蒂固,这与新蒂做的手写字体、书法字体,不谋而合。

从 2010 年开始,王维和周南新自发地开始制作字体,通过不断尝试和学习,他们开始陆续发表新的字体,新蒂字体也逐渐为国人所知。

继续阅读

Massimo Vignelli(1931–2014)

Massimo Vignelli。(图:Design Life Network

很多人记得电影《Helvetica》里的 Massimo Vignelli(马西莫·维格纳利),那位穿着黑衫,讲解 American Airlines 经典背后故事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5月9日,Massimo Vignelli 的儿子 Luca 向外界告知 Vignelli 病危的消息,希望那些受到 Vignelli 影响和启发的人能给 Vignelli 寄一封信。期间回应蜂拥而至,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朋友通过信件和网络留言向 Vignelli 传递祝福。5月28日,Vignelli 在纽约家中安然去世,享年83岁。

继续阅读

「鸽子」:出版社、字体和复刻

鸽子出版社版《圣经》节选。(图:Wikipedia

在 19 世纪英国,一群同道的艺术家、手工匠人和文人兴起了「艺术与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他们抵抗机器化及流水分工的生产方式,希望恢复英国传统的手工艺精神,甚至意图重建某种理想化的中世纪社会生活形态。

提出「艺术与工艺」(Arts and Crafts)这一说法的人,是当时的印刷匠、书籍装帧师 Thomas Cobden-Sanderson。1887 年,他建议某个筹备装饰艺术展览的社团命名为「艺术与工艺展览社团」(Arts and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后来艺术与工艺运动也随之命名。第二年,运动领导者 William Morris 成立了柯姆史考特出版社(Kelmscott Press),致力于出版精装插图本。柯姆史考特出版社对立于粗糙的工业印制,掀起了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私人出版(private press)风潮。

继续阅读

阿根廷字体之舞:Charlie Zinno 访谈

采访及文字整理:Colourphilosophy
翻译:王奕斐

巴西人爱桑巴,阿根廷人爱探戈,两大南美国家各有风情。阿根廷深受西班牙和法国影响,在字体设计上形成了理性、清晰又不乏热情的风格。我们有幸采访到年轻的阿根廷字体及平面设计师 Charlie Zinno,一窥新大陆的字体之舞。

继续阅读

传统与现代:Johnston 的遗产

Edward Johnston 的「Foundational Hand」教案展示。图:VADS

尽管 Edward Johnston 谦虚地称自己只是一名书法家,但他的涉猎领域还广布字体设计、平面设计、书籍装帧、教学和写作等。Johnston 本人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字体设计训练——甚至可以说,没有完成过任何正规的高等院校教育;然而凭借伦敦地铁字体等标志性作品,他被誉为「现代书法之父」,深深影响了几代英国设计师。

继续阅读

漫谈字体与信息媒介:《创诣》╳ 平面设计师

CUI Xianren
崔显仁在青岛街头写粉笔字卖艺。(来源:《柳州日报》)

访谈内容经《创诣》杂志授权发表,部分原载于 2013 年 10 月刊「字体潮」特辑。本文重订并增刊了杂志未发表的内容。

采访 / 文字整理:厉致谦,刘丽君

进入新世纪,字体成为大众视野下的新鲜话题。这股风潮来自独立中文字体设计师及设计团队的涌现,他们正在改变原有字体审美的潮流,进而影响其他各相关行业。然而历时数年,字体设计领域却也仍然是大设计版图里的小岛屿,孤独地漂浮着。伴随注重视觉体验的电子设备的普及,字体应用得到了极大拓展——从海报、产品包装、书籍封面、商业广告到 app 软件——应用领域中的推广是否能推动字体设计领域的发展?

继续阅读

《创诣》╳ 独立中文字体设计师

KhangXiDict specimen

访谈内容经《创诣》杂志授权发表,部分原载于 2013 年 10 月刊「字体潮」特辑。本文重订并增刊了杂志未发表的内容。

采访 / 文字整理:厉致谦,刘丽君

在为数不多的独立中文字体设计师中,有三位广为人知:北方的厉向晨,南方的应永会,香港的许瀚文。三位身处不同地域,设计道路和生存方式也有很大分别。厉向晨少年有成,已经可以依靠开发独立字体为生。应永会是国内最早开始独立制作字体的设计师之一,但要完全以销售自己的字体为生,还有很大困难。许瀚文在参与设计了信黑体之后,决心成为独立字体设计师,并在起步阶段取得了很好成绩;后因机缘,才改变计划加盟英国 Dalton Maag 字体设计公司。

继续阅读

陈其瑞字体设计年表

1969年上海印刷研究所字体设计室全然人员合影。前排左起:瞿宗玉、施渭峰、许柏康、顾震寰、陈初伏、陈永海。后排左起:陈其瑞、徐学成、钱震之、邵广凡、周今才、谢培元、华宗慈。
本文为陈其瑞先生回忆文最后一篇。陈其瑞先生是较早进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的「年轻」字体设计师。他经历了新中国最早的专业字体设计实践,在团队中逐渐成长成熟。作为在世的为数不多的字体设计前辈,他热心和年轻一代交流,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一手资料,他是我们研究上海字体设计历史的起点。他一生的字体设计年表,是宏观历史背景下的个体范本。本年表由张弥迪Colourphilosophy 编辑、整理。

1961年,18岁

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毕业,入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设计室工作,陆续参与了黑一、黑二、宋黑、经典著作体等字体的设计工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