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php $author = get_the_author(); ? */>* ?php _e("$author") ?*/> * ?php _e('的文章存檔') ? */>
半個世紀後被棄用的 Vox 字體分類法,我們該如何理解它?
By
張 暄
|
2021/04/30
編者按:2021 年 4 月 27 日,
ATypI
(國際字體協會)
正式宣布
撤回其於 1962 年採納的「Vox-ATypI 字體分類系統」,並取消對其背書。當設計界再次開始討論為什麼這個分類法能使用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其到底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和作用、而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被撤回時,我們必須先了解這個分類法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其產生背景和適用範圍,這樣才能對其作用有更客觀的判斷。作為各種討論的起點,本站特此刊出漢儀字庫資深字體設計師張暄的演講稿,以饗讀者。
繼續閱讀
關於
張 暄
漢儀資深字體設計師
微博
本站
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我們關注的話題包括字體、排版、平面設計、公共設計、技術和視覺文化。
關於
»
相關書單
基礎文章匯總
微博
/
微信
播客:
字談字暢
孔雀計劃:
中文字體排印
包豪斯以外:
現代主義的另一面
上海活字
社會、歷史與人文
活字字體的基礎講座
譯自 欣喜堂
關聯書籍
《西文字體的故事》
《字體故事》(
Just My Type
)
《西文字體》
《西文字體 2》
相關文章
Basics: 襯線
Face the Nation v2
Grotesque of Our Age
Black Letter 的故事
推薦:Black Letter 的故事
人人都恨 ITC Garamond
獨立發現:RP Digital Type Foundry
說 Helvetica 和 Arial
諾基亞換字簡評
50 years of Helvetica
分類
上海活字
書刊
亞洲
人物
公共
創意
印刷
歷史
商用
屏幕
展示
平面
報道
排版
民族
漢字
活動
站點
細節
藝術
西文
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