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书法家与电脑字库

renzheng
参与印刷字模的书法家任政书法作品局部。图:金禾画廊
本文为原上海印研所字体研究室设计师陈其瑞先生回忆文章。文中介绍了1970年代中国出版印刷业请书法家写印刷字模的故事。本文手写稿由张弥迪Colourphilosophy 编辑、整理。

时代的飞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便捷的生活方式,如今写信几乎都不需要手写了,为什么?用电脑呗!搞美化包装设计也几乎一样不用人工画稿,电脑中有的是用不完的各种漂亮的字体,彩稿、黑稿,只要轻松点击鼠标,也一样能方便搞定。

尤其要提出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街上的各种店名招牌都是要请名人书法家题写,然后再人工放大制作的。文革中上海「大世界」附近有一块「鲜得来」三个亮丽大字的招牌,就是赫赫有名的书法家任政先生书写的,想来也会同那儿卖的排骨年糕一样,给人带来深刻的回味⋯⋯现在人们要搞个美化店招的招牌题字,只要到电脑中去选择就行了,要行书就行书,要隶书就隶书,至于要魏碑及历史上有名的各种书家字体,在这里都能给你提供方便选择。

但你知道电脑中的行书、隶书、新魏体、篆书体是哪些书法家写的吗?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上海字模一厂首开了请书法家书写印刷字模的先河。请在上海的书法家任政、胡问遂、单晓天、周志高、刘小晴、张晓明等各写了代表自己风格的行书字样(内容统一)进行了投票打分评选。最终雅俗共赏的任政行书得票最高,被厂方选中。1976年的任政正处在老当益壮的艺术巅峰,能在方格中写出既能直排又能横排,又字字呼应、行气连贯的字,可以想象是有相当难度的。老先生白天在四川路办公室应酬各方求字,晚上在电风扇下,伏在案上艰苦地书写6196个通用印刷字表的行书字稿。无奈,辛勤劳作付出的报酬,却出乎意料、难以相信的少,仅仅每字一毛钱,共619.6元,惊哉!

hanfeiqing
韩飞青新魏体。图:张弥迪

先于任先生书写字模的上海书法家韩飞青还要特别,他当时(1974年)写的是新魏体,虽只写了4050个常用字,但他的稿费却分文未得,仅象征性地得到了一套价值60元的《昭和法帖》了事。

到了1979年,曾担任过上海出版局副局长的万启盈,从一本书上的封面题字「梦溪笔谈」四个字中,找到了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复制组的刘炳森同志,就请他书写了当时还不曾有过的隶书照排字模。由于他晚于任政书写,稿费有所提高,上海照相制版厂每字稿酬一毛五分。

zidian
四川辞书出版社《汉语大字典》局部。图:VeryCD

几乎与此同时,上海又发生了一桩请书法家写字稿的事。那就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准备印大型的《汉语大字典》工具书,其中需要篆体铅字印刷,而现有的铅字尚没有篆书体。要知道从书写字稿到刻制铜模再浇制成铅字,没有一年半载的工作是绝对办不到的。况且辞书中还需要配合大、小各种的篆体供排版需要。从当时的出版印刷工艺考虑,只有做照排字模才是理想选择。后由著名的篆刻大家、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徐无闻教授推荐苏州「女中之杰」书法家徐圆圆女士来担当书写。她共写10366个篆书字,稿酬同刘炳森一样,也是每字一角五分。

本人上世纪亲历了这四位书法家书写电脑字体的首期工作,鉴于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这件事,已经退休在家多年的我,空闲无聊之中想起过去那一幕幕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一样,觉得很有必要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不可能轻松敲打键盘就能搞定设计的,他们的功劳值得大书特书,历史应该记住他们。

编者注:(1975年,湖北省出版事业管理局与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负责人一道主动请缨《汉语大词典》的编写任务。1985年6月在《汉语大字典》编纂处基础上成立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年此书发行,故书上写的出版机构是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

尊重原创:关于转载

我们希望在中文环境中建立一种健康的 TrackBack 和链接机制,保证原创,并不影响传播。因此对于译文和原创文章,我们欢迎您在网站上推荐我们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图片片段,但不赞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转载。
参与讨论或通过 TrackBack 推荐:Trackback URL.

7 个相关讨论

  1. 林卯
    2013/05/10 at 6:46 am | Permalink

    “但你知道电脑中的行书、隶书、新魏体、篆书体是哪些书法家写的吗?”
    根据上下文,我感觉这段有点问题:任政写的应该是行楷,行楷和行书不同。

    现在的篆书体很多,究竟哪款是根据徐圆圆的?从字典附图看不出来。

    对了,附图若是用任政的行楷就好了,当前的是任政的楷书。

  2. 2013/05/10 at 1:57 pm | Permalink

    「行書」和「行楷」的區別確實不大清晰。原文沒有附圖,精確的附圖很難找,不知道您能否幫忙找到?

  3. 林卯
    2013/05/11 at 4:10 am | Permalink

    我昨天以为任政行楷的图很容易找的,因为曾经看过类似的新闻:
    “任政之子:字模也应享有产权”该文第一张图
    http://www.guabaoart.com/shownews.asp?newsid=1034

    但今天搜索才发现大多是行书…

    不过论风格的话,任政《毛主席诗词楷书字帖》的封面题字很接近“华文行楷”字体
    http://www.freehead.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662938

    (话说徐圆圆的篆书是否确实做成了电脑字体?)

  4. 2013/05/12 at 3:07 pm | Permalink

    徐圆圆的篆书不清楚是否做成了数字版。大部分都没有直接的数字版,但现有的数字版都一定有所参考这些早期字体。

  5. 唯一
    2013/05/23 at 2:00 pm | Permalink

    希望能共享更多的现有刻本/古籍/铅字资料,国家基础科学的发展需要这些!

  6. 唯一
    2013/05/23 at 2:07 pm | Permalink

    感觉现在修改的行书字体,很多都还不够精致,把原有的行书字体的味道弄没了

  7. ANTOANTO
    2013/08/30 at 10:51 am | Permalink

    现在国内太依赖电脑字体了,书法字都已经很难看见了。像日本韩国很多时候都还很偏好手写的书法字,店铺牌匾经常会请书法家来题字,另外日本的毕业证基本都是手写字扫描上去的。
    现代中国人太偏爱快餐式文化,传统文化中细腻的部分都没了

一个 Trackback

  1. […] 参与印刷字模的书法家任政书法作品局部。图:金禾画廊 本文为原上海印研所字体研究室设计师陈其瑞先生回忆文章。文中介绍了1970年代中国出版印刷业请书法家写印刷字模的故事。本文手写稿由张弥迪和 Colourphilosophy 编辑、整理。 时代的飞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便捷的生活方式,如今写信几乎都不需要手写了,为什么?用电脑呗!搞美化包装设计也几乎一样不用人工画稿,电脑中有的是用不完的各种漂亮的字体,彩稿、黑稿,只要轻松点击鼠标,也一样能方便搞定。 尤其要提出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街上的各种店名招牌都是要请名人书法家题写,然后再人工放大制作的。文革中上海「大世界」附近有一块「鲜得来」三个亮丽大字的招牌,就是赫赫有名的书法家任政先生书写的,想来也会同那儿卖的排骨年糕一样,给人带来深刻的回味⋯⋯现在人们要搞个美化店招的招牌题字,只要到电脑中去选择就行了,要行书就行书,要隶书就隶书,至于要魏碑及历史上有名的各种书家字体,在这里都能给你提供方便选择。 但你知道电脑中的行书、隶书、新魏体、篆书体是哪些书法家写的吗?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上海字模一厂首开了请书法家书写印刷字模的先河。请在上海的书法家任政、胡问遂、单晓天、周志高、刘小晴、张晓明等各写了代表自己风格的行书字样(内容统一)进行了投票打分评选。最终雅俗共赏的任政行书得票最高,被厂方选中。1976年的任政正处在老当益壮的艺术巅峰,能在方格中写出既能直排又能横排,又字字呼应、行气连贯的字,可以想象是有相当难度的。老先生白天在四川路办公室应酬各方求字,晚上在电风扇下,伏在案上艰苦地书写6196个通用印刷字表的行书字稿。无奈,辛勤劳作付出的报酬,却出乎意料、难以相信的少,仅仅每字一毛钱,共619.6元,惊哉! 韩飞青新魏体。图:张弥迪 先于任先生书写字模的上海书法家韩飞青还要特别,他当时(1974年)写的是新魏体,虽只写了4050个常用字,但他的稿费却分文未得,仅象征性地得到了一套价值60元的《昭和法帖》了事。 到了1979年,曾担任过上海出版局副局长的万启盈,从一本书上的封面题字「梦溪笔谈」四个字中,找到了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复制组的刘炳森同志,就请他书写了当时还不曾有过的隶书照排字模。由于他晚于任政书写,稿费有所提高,上海照相制版厂每字稿酬一毛五分。 四川辞书出版社《汉语大字典》局部。图:VeryCD 几乎与此同时,上海又发生了一桩请书法家写字稿的事。那就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准备印大型的《汉语大字典》工具书,其中需要篆体铅字印刷,而现有的铅字尚没有篆书体。要知道从书写字稿到刻制铜模再浇制成铅字,没有一年半载的工作是绝对办不到的。况且辞书中还需要配合大、小各种的篆体供排版需要。从当时的出版印刷工艺考虑,只有做照排字模才是理想选择。后由著名的篆刻大家、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徐无闻教授推荐苏州「女中之杰」书法家徐圆圆女士来担当书写。她共写10366个篆书字,稿酬同刘炳森一样,也是每字一角五分。 本人上世纪亲历了这四位书法家书写电脑字体的首期工作,鉴于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这件事,已经退休在家多年的我,空闲无聊之中想起过去那一幕幕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一样,觉得很有必要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不可能轻松敲打键盘就能搞定设计的,他们的功劳值得大书特书,历史应该记住他们。 编者注:(1975年,湖北省出版事业管理局与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负责人一道主动请缨《汉语大词典》的编写任务。1985年6月在《汉语大字典》编纂处基础上成立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年此书发行,故书上写的出版机构是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 Type is Beautiful […]

参与讨论

你的Email地址将不会被发布或透漏。 标记*的项目为必填项目。

*
*

作者 / 译者

Avatar photo
原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研究室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