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设计和视觉文化

新时代,新字体 / Martin Majoor 和 FF Scala

Martin Majoor,荷兰字体设计师,平面设计师,(1960年10月14)在读大学之前就已经接受多年的字体设计和字体排印专业训练,大学期间就曾经设计一套衬线字体,由于不够成熟并没有公开发行,但是期间一直对于衬线和无衬线之间历史和形态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研究,这些设计研究对于他今后设计字体都有直接的影响,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在荷兰的 Océ 设计公司从事字体排印和字体设计工作,1987 年他在 Utrecht 的 »Muziekcentrum Vredenburg« 设计工作室谋到了一个平面设计工作,这个设计工作室是荷兰最早使用电脑设计并且率先采用电脑印刷输出的工作室。

FF Scala 细体,正常体和斜体

期间他和另一名设计师负责一个大型音乐会的平面设计项目,当时他们采用的是第一代的苹果电脑和排版软件 PageMaker 1.0,他们可选的字体极为有限共只有16种,但是没有一种字体可以符合这个项目的要求,因为在这个音乐会的的节目菜单,小册子,以及宣传海报必须承载大量非常不同的信息,比如作曲家,职称,指挥,乐团,时间,地址,日期等,为了能够使这些众多的信息能够被准确被表达和有效传达,因为是古典音乐会所以有时必须需要老式数字,字母连写以及小型大写字母,但是这 16 款字体没有一款可以胜任。为此 Martin Majoor 决定设计一款可以满足这类需求,这就是 FF Scala 衬线字体。当然为这个音乐会量身打造的 FF Scala 为其增色不少。后来这款字体被米兰的 Scala 剧院所采用,于是字体采用 Scala 剧院为名,之后这款字体不断被设计和完善,直至 1991 年 FF Scala 衬线正式通过 FontShop 公开发行,这是 FontShop 成立之后最早发行的字体,2年之后 Martin Majoor 又设计出了这款字体的无衬线字体家族。

1994年 Martin Majoor 接到一份更加艰巨的任务,他和 Jan Kees Schelvis 对荷兰 KPN 皇家电话公司国家电话簿进行再设计,他不但对电话簿的内页重新排版设计,而且更为电话簿「量身定做」了一款新的无衬线字体,电话簿首先考虑的是公众的可读性,其繁杂的数据必须是清晰,高效和易读等,而且必须考虑到这款字体必须满足在廉价纸张和印刷以及有限空间下仍然保持可读性,因为这样可以节约成本。为此他设计了2个版本的 Telefon 字体,Telefont List 是为满足电话簿的名字和号码查阅文设计的,这要求字符间距比较大,使得字母和字母的区分性很高,因为人们查阅名字或者是电话号码是逐个查的,而不是单词的直接浏览。而 »Telefon Text« 则是用于电话簿内部各页信息文本内容,字符间距做相应的调整。这款字体在繁杂的各类数据表现极佳,自 1994 年以来一直是荷兰国家电话簿的专用字体。

荷兰电话簿用字体 Telefont list 和 Telefont text 字体

1996 年 Martin Majoor 开始他的第三款字体家族的设计,作为一名图书设计师 Martin Majoor 一直寻找一款能够真正应用在文学或者是诗歌的字体,虽然 FF Scala 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对于 FF Scala 在文学或者是诗歌的使用不满,因为他觉得上升部和下降部太短和文学的优美的气质相差深远,他尝试过延长其上升部和下降部但是很多细节并不符合,所以必须重新设计一款新的字体。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法国一名艺术评论家-hector obalk 想法,1996 年的时候他邀请过 Martin Majoor 在巴黎的蓬皮杜设计中心作过关于设计的讲座,在一次交谈中,hector obalk 向 Martin Majoor 提及他想撰写一本杜尚的图书,里面采录了杜尚的通信,演讲,采访等所有文字,他希望能够由一款极为优美的字体用于搭配杜尚的华丽的笔迹。于是他设计了 FF Seria 「微妙的细节和非常优美的曲线」是这款字体的特点,而超常的上升部和下降部以及极具书法特点的斜体和那些优雅的诗歌是如此的般配。凭借这款字体他还捧走两项国际大奖,伦敦的 2001 国际字体排印大奖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Awards 2001«,以及墨西哥「Bukva:raz!」字体设计奖。之后他继续设计出这款字体的无衬线类型。2000 年由 FontShop 公开发行,当然由于太迟发行,用于杜尚的图书字体是由 Martin Majoor 另外专门为其设计了另一款字体。2004 年 Martin Majoor 还陆续设计了 FF Nexus 字体。

Martin Majoor 自 1990 年到 1996 年执教于荷兰的 Arnheim 和 Breda 艺术学院,而现在他在波兰的华沙美术学院担任字体设计老师,期间他在世界多个地方和设计中心举办字体设计讲座,自 1997 年以来他一直以一名图书设计师和字体设计师工作于 Arnheim 和华沙两地。

FF Scala 和 FF Scala Sans

FF Scala 是一款拥有衬线和无衬线字体的大家族字体,它非常完美和有效的结合了衬线和无衬线字体,作为 Fontfont 最早发行的字体,其在90年代非常有影响的字体家族。

Jan van Krimpen 设计的 Romulus sans 手稿。 Image: Alice Savoie@Flickr

当然 FF Scala 这种拥有衬线和无衬线的大家族字体具有革新创意的设计也不是首创,其实早在30年代就有很多字体设计师在尝试着如何把衬线和无衬线各自优点结合起来,最早尝试的是荷兰设计师 Jan van Krimpen,他同样采用了同样的基础型和相同的字体骨架,设计出了4款型号,但是这款字体仍然处于试验阶段,因此没有被公开发行。我们不能不提的是另一位设计师,英国现代设计鼻祖 Eric Gill,他在1928年设计了他的代表作 Gill Sans,这款极具人文主义构造的字体启发了很多无衬线字体的设计。2年之后他设计出了 Joanna 衬线体,我们可以发现这2款完美和和谐的造型的字体内部构造和神态有着非常多的相识性,但是 Eric Gill 并没有把他们当作同一家族进行公开发行,而是当作独立的设计,有着独立的名称,否则 Eric Gill 第一个设计无衬线和衬线系列的设计师。

Eric Gill 设计的 Joanna 和 Gill Sans 比较。

FF Scala 衬线字体在造型形式上以及字形的比例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著名的衬线字体 Bembo 以及18世纪中期法国字体排版设计师 Pierre Simon Fournier 理论的影响,特别是衬线字体的正体,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这些影响,比如比较强调扁头笔的起笔和收笔特点,而且笔画比较硬朗而且,其手写特征明显,让人感觉。其字形骨力遒健,笔意瘦挺,透出清健出谷的气韵,所以我们可以称这款字体为西体的「柳体」。虽然这款字体笔画硬朗而尖锐,但是由于融入人文字体字形,线条简洁而不累赘,所以给人有一种优雅和现代之感,所以 FF Scala 也被成为新时代的字体。由于 FF Scala 采用了 Bembo 的比例,所以 x-height(x-高度)比较小,所以这款字体非常适合于比如现代小说或者是文学之类的图书设计。

FF Scala 的使用

而 FF Scala 衬线字体通过加粗了笔画转折的最细部而削弱了字母笔画之间的对比度,这可以解决因为印刷或者是纸张质量过差,而导致过于纤细的笔画无法显示而影响阅览。所以这款字体也被使用在报纸设计上。在字形上吸收了「埃及体」的强化衬线的做法,强调和锐化了字母的衬线部位,特别是靠近基准线的衬线笔画,其衬线笔画粗细一致,而且平行于衬线其转角成直角,这特征在「大型小写字母」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这样衬线会在基准线上形成水平型的笔画,这些衬线笔画可以使得这些字母在基准线上的笔画在视觉上会形成一定的水平导视,可以引导视觉朝着水平方向移动,促使使得阅读文字的速度加快。加上这款字体的很多字母开口十分大,比如 a,c 等,以及字符的内空间十分大,可以确保这款字体在非常小的磅数之下或者是较差的印刷仍然可以获得理想的可读性。

在斜体设计上则更多的吸收了16世纪意大利字体设计师 Ludovico Arrighi(1480-1527)的斜体特点,所以笔画的顿挫十分强烈,特别是 c,d 等具有大弧度的字母,特别明显。而收尾笔画十分的尖锐,一改以往衬线字体笔画过于软弱的特点,给人耳目一新感觉。虽然这款字体的笔画比较硬朗,但是人文手写特征很强的字形仍然给人优雅和舒适之感。

虽然 FF Scala 衬线和无衬线字体是同属于一家族,但是他们在字形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一点和同为荷兰设计师的 Lucas de Groot 设计的 FF Thesis 有着很大的区别,FF Thesis 的3大字体类别的所有的字形是相同的,只是在衬线有着细节的区别。FF Scala 的衬线和无衬线虽然在字形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他们拥有共同的字形「骨架」,这个骨架是基于手写字体之上,所以这两款字体在本质上有着非常强的一致性,这也成为其他大字体家族的设计所借鉴。

Akzidenz Grotesk 与 Walbuam 比较。

Martin Majoor 一直很强调手写传统在字体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手写传统是字体设计的基础,不管是无衬线还是埃及体应该和衬线有着一脉相传的关系,其中在2002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的字体设计理论」(My Type Design Theory),十分详细的介绍了他早年设计 FF Scala 以及 Telefon 等字体的研究和过程以及抨击 Helvetica 之类的传统无衬线字体的缺陷和不足。作为一个字体排印设计师,Martin Majoor 在80年代经常为设计一本复杂的图书,常常被迫使用2种或者更多的字体,因为要满足各类信息的不同要求,但是,所以 Martin Majoor 经常在思考是不是可以设计一款拥有衬线和无衬线的字体。于是他潜心研究不同时期的衬线和无衬线字体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发现古典衬线代表作 Walbaum 和无衬线的鼻祖 Akzidenz Grotesk 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因为这两款字符相叠加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具有很多的相似,比如大致的型是相符合的,只是 Akzidenz Grotesk 加粗了较细的笔画,而字母都具有封闭型的特点,这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 Akzidenz Grotesk 字体者设计借鉴了 Walbaum 的字符的基本型,因为当时正是 Walbaum 盛行的时候。

然而这些经典衬线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他们并不象其他早期的衬线字体,比如巴洛克衬线具有开放式的字母开口。而且传统的无衬线字体都放弃了手写传统,特别是他们的「斜体」,无一例外的采用了伪斜体的设计思路,简单的把正文字符向右做一定角度挤压而成,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斜体设计(参见此文)。而且这种伪斜体成为无衬线字体的标准,不管是 Helvetica 还是 Adrian Frutiger 的 Frutiger 都是如此设计(直到2000年 Adrian Frutiger 才重为 Frutiger 搭配新的斜体)。

这些研究为他的字体设计提供了一个直接的理论基础,他设计的 FF Scala(衬线)和 FF Scala Sans(无衬线)就是拥有相同的结构骨骼,虽然 FF Scala Sans 是 FF Scala 推出之后设计的,但是在设计衬线之初就已经计划好了无衬线的结构。所以系列字体能够很好的般配。

尊重原创:关于转载

我们希望在中文环境中建立一种健康的 TrackBack 和链接机制,保证原创,并不影响传播。因此对于译文和原创文章,我们欢迎您在网站上推荐我们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图片片段,但不赞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转载。
参与讨论或通过 TrackBack 推荐:Trackback URL.

17 个相关讨论

  1. 2010/06/06 at 1:19 pm | Permalink

    学习了,等下

  2. Rex Chen
    2010/06/09 at 2:06 pm | Permalink

    很多有意思的历史。加了几张图。

  3. hoowow
    2010/06/09 at 6:38 pm | Permalink

    最后一段:
    期间他在世界多各地方和设计中心举办字体设计讲座
    句中有错字

  4. Rex Chen
    2010/06/10 at 8:31 am | Permalink

    已经更改。谢谢。

  5. 2010/06/12 at 3:51 pm | Permalink

    FF系列现在在网页上应用越来越多~美感和可读性均属上乘。

  6. 2010/06/14 at 5:52 pm | Permalink

    专业。。。。 专业才把字体玩的这么转。

  7. benox
    2010/06/15 at 4:16 am | Permalink

    能请教一下这个blog标题的四个汉字(字体排印)是什么字体么,非常好看啊!谢谢!!

  8. zhujianyi
    2010/07/14 at 8:00 am | Permalink

    无意中看有这么好的设计网站~~难得,鼎力支持~

  9. @gemut2010
    2010/08/16 at 3:16 am | Permalink

    开头的那段介绍太搞笑了

  10. 01478
    2010/08/23 at 4:09 am | Permalink

    但是在设计衬线之”处”就已经计划好了无衬线的结构。所以系列字体能够很好的般配。

    “处“->“初” ?

  11. Rex Chen
    2010/08/23 at 7:06 pm | Permalink

    谢谢,已经更改。

  12. 2010/09/03 at 1:40 pm | Permalink

    我感觉你博客的每一篇东西看了都有用.

  13. 2010/10/23 at 1:50 am | Permalink

    Customers become at tlaxcala.

    percocet and prozac
    discount percocet

  14. 丅丄
    2010/12/03 at 4:46 am | Permalink

    而且笔画比较硬朗而且,,多了一“而且”

  15. 2011/01/25 at 9:10 am | Permalink

    最近这两天我一直在关注本论坛,顺便研究研究字体,很荣幸了解到了许多东西,这里面的文章中介绍了许多字体,但是有的字体很难找到,想问问当你们碰到一个新字体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运用到设计中的.

  16. 周南
    2013/03/31 at 6:51 am | Permalink

    这个设计工作室是荷兰最早使用电脑设计并且率采用电脑印刷输出。—>这个设计工作室是荷兰最早使用电脑设计并且率(先)采用电脑印刷输出(的工作室)。

  17. Rex Chen
    2013/04/01 at 11:12 am | Permalink

    已经更改,多谢:)

参与讨论

你的Email地址将不会被发布或透漏。 标记*的项目为必填项目。

*
*

作者 / 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