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設計和視覺文化

拉丁化中國:Sin Wenz

近日在文廟偶得一本書——《拉丁化課本》,看得我這個文不盲有些害怕。作者葉籟士(Ie Laish,1911-1994),文字改革專家和活動家、世界語者。原名包叔元,筆名葉籟士、羅甸華、索原等。江蘇省吳縣人。曾就學於上海立達學園和日本高等師範。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委員,歷任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等職。在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中,他積极參与並推廣,提出「只有實行拉丁化才是解決大眾語問題的正確途徑」的主張。

標題字體用的是 Caslon Bold,所謂的「開氏黑體」。正文部分使用的是 Century 725,由德國人 Heinrich Hoffmeister 於1918年設計。

「拉丁文」樂譜
拉丁化課文
勉強讀出標題:「發展拉丁化運動」
數字要拉丁化
地名的拉丁化寫法

背景知識

拉丁化新文字(Latinized New Writing,也叫新文字,為區別於其他方言拉丁化新文字,又名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簡稱北拉)是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的重要方案之一。拉丁化新文字曾促進中國文字改革運動的發展,它產生於1931年在海參崴舉行的中國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

1932年公布推行上海話拉丁化新文字,後改稱江南話拉丁化新文字。1933年後,廣泛於全國各地推廣,1955年停止使用。方案特點為∶不標記聲調,不寫出舌間元音,分別尖音,團音。

拼音如:
Latinxua Sin Wenz. 拉丁化新文字。
Wenz bisy zai iding tiaojian xia giaji gaige. 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

十月革命後,蘇聯掀起了一個被列寧稱為「東方偉大的革命」的文字拉丁化運動。在這個運動的影響下,為了加速當時蘇聯遠東地區10萬中國工人的掃盲工作,莫斯科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的「中國問題研究所」開始研究中國文字的拉丁化問題。主要參加者有在蘇聯的中國共產黨員瞿秋白、吳玉章、林伯渠、蕭三以及蘇聯漢學家郭質生、萊赫捷、史萍青等。1929年2月,瞿秋白在郭質生的協助下擬訂了第一個中文拉丁化方案,並在10月寫成一本小冊子《中國拉丁化字母》。出版後,引起蘇聯語言學界很大注意。

1930年4月,列寧格勒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中國研究室。委員會經過反覆研究並參考了中國過去的幾種主要方案後,在瞿秋白方案的基礎上擬成《中國的拉丁化新文字方案》。1931年5月,這個方案經全蘇新字母中央委員會批准。9月26日,在海參崴召開了「中國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方案》,並成立了 「遠東地區新字母委員會」,負責推行工作。

海參崴大會通過的拉丁化新文字方案,原則共13條,其中主要的有:

  1. 必須創造一種通俗而接近大眾的、適應現代科學要求的、國際化的拼音文字
  2. 應該採用拉丁字母
  3. 這種拼音文字拼寫的不是文言,也不只以北京一地方言為標準的」國語「,而是各大方言區的大眾口語;
  4. 必須清除政治上有害、思想上不正確的詞語,清除偏僻的土語,有機地輸入國際上革命的、政治的、科學的、技術的詞彙」
  5. 反對認為中國文字拉丁化是不可能的消極觀點, 也反對把漢字立即廢除的‘左’的觀點」
  6. 研究中國方言的工作極端重要,必須大大開展這個工作」。這些原則總起來說,就是漢語拼音文字必須現代化、國際化、大眾化和方言化。

1934年,上海文化界人士陳望道、胡愈之等發起討論提倡「大眾語」,上海世界語者葉籟士等在討論中介紹拉丁化新文字,認為是書寫大眾語、普及群眾文化科學知識的最好工具。這個意見得到魯迅的大力支持,他接連寫了多篇文章鼓吹,並捐贈稿費作為出版拉丁化新文字書刊的經費。由於拉丁化新文字的簡單易學,儘管國民黨政府禁止和一些人反對,它還是在青年學生和職工中推行開了。

拉丁化新文字在國內的推行可以分4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34年8月”中文拉丁化研究會」成立到1937年抗日戰爭前夜。以上海、北平、廣州、閩南等地為中心。高潮是1935年”一二·九”學生救亡運動前後。

第二階段從1937年抗日戰爭發生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以上海、武漢、廣州、香港和延安等地為中心。高潮是1938年上海難民收容所的新文字實驗和1940~1942年陝甘寧邊區的新文字冬學。

第三階段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上海和香港為中心。高潮是1947年民主運動前後。

第四階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到1955年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召開。以上海、廣州、武漢、旅大等地為中心。高潮是建國初期恢復推行。

幸好我們現在還沒有「被」如此徹底地拉丁化。

參考

  • http://baike.baidu.com/view/933017.htm
  •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4892.htm
  • http://wenwen.soso.com/z/q164959495.htm
  • http://www.hudong.com/wiki/拉丁化新文字

尊重原創:關於轉載

我們希望在中文環境中建立一種健康的 TrackBack 和鏈接機制,保證原創,並不影響傳播。因此對於譯文和原創文章,我們歡迎您在網站上推薦我們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圖片片段,但不贊成任何形式的全文轉載。
參與討論或通過 TrackBack 推薦:Trackback URL.

23 個相關討論

  1. Lyz
    2010/03/31 at 7:02 pm | Permalink

    原來是葉老編的書!
    真是恭喜您獲得這本書!為什麼我就從來沒找到過呢…

    這個運動可以看作五四時期新世紀社的推廣世界新語(即Esperanto)的嘗試的一種繼承。其實若不把這看作是「取代」中文,而看作是一種更好的Alternative Script我覺得倒比現在的漢語拼音,或甚至台灣的通用拼音優雅多了。真可惜了…

    Do, estas libro far’ de S-ro Je!
    Gratulon al vi, ke vi trovas la libron! Kial mi neniam trovis ĝin…?

    La movado de „Sin Wenz” laŭ mia opinio estas sekvado de disvastigo de Esperanto de la Societo Nov-Jarcento dum la Ĉina Kulturo-Revivo. Efektive, se ni ne konsideras ĝin „Anstataŭado” de ĉinskribo, sed iu pli bona alternativa skribo, miaopinie tiu ĉi estos pli eleganta ol Pinjino nuna, aŭ eĉ la 通用拼音 de Tajvano. Bedaŭrinde…

  2. Rex Chen
    2010/03/31 at 8:27 pm | Permalink

    這位朋友會世界語,佩服佩服。

  3. 2010/04/01 at 1:53 am | Permalink

    “工人沒有錢,也沒有時間來學習這種文字”……應該是這樣吧,太逗了。

  4. Krystal
    2010/04/01 at 3:53 am | Permalink

    還好沒學這破玩意兒,還是中文字好。。。

  5. Lyz
    2010/04/01 at 3:54 am | Permalink

    當時確實沒有錯。當然後來發現原來解決方法不是去改漢字,而是九年義務教育。(參考台灣)

  6. 2010/04/01 at 3:38 pm | Permalink

    什麼時候拜讀百科也成了可靠的引用來源,抄抄抄操操操而誕生出來的百科。

  7. 2010/04/02 at 5:07 am | Permalink

    貌似在另一個blog上看到過,難道是同一個人寫的?
    http://colourphilosophy.spaces.live.com/Blog/cns!22F81C91C0807FAA!5428.entry

  8. 2010/04/02 at 7:10 am | Permalink

    colourphilosophy正是這個網站的共同寫作者。

  9. 2010/04/02 at 3:19 pm | Permalink

    震驚了……

  10. 2010/04/12 at 3:29 pm | Permalink

    太正常了,在新文化運動時期 “漢字太複雜導致中國識字率低,導致中國落後” 基本上是共識,魯迅也喊過 “漢字不死,中國必亡”

  11. antoanto
    2010/04/17 at 2:46 pm | Permalink

    這個方案里聲母竟然分了尖團音……其實如果實行拉丁化我們現在可能還不會把古漢語里有的尖團音區分給丟掉。凡事都有利有弊吧

  12. 2010/04/17 at 3:35 pm | Permalink

    尖團音還好,我覺得最可惜的是入聲消失了……

  13. 2010/04/25 at 4:26 am | Permalink

    貌似在另一個blog上看到過,難道是同一個人寫的?
    http://colourphilosophy.spaces.live.com/Blog/cns!22F81C91C0807FAA!5428.entry

  14. 2010/04/25 at 11:53 am | Permalink

    是的,colourphilosophy 也是這個 blog 的作者之一 :)

  15. 2010/04/26 at 6:42 am | Permalink

    是的,colourphilosophy 也是這個 blog 的作者之一 :)

  16. lupeng1917
    2010/07/22 at 3:29 am | Permalink

    感覺新文化運動後,中國各界過於不自信,看到世界各國都是拼音文字(日文假名和朝鮮文字都是表音不表義的),就覺得拼音文字是個走向。同時當時中國大眾有幾人可以上學(這個不是說想九年義務教育就OK的,我還想十五年義務教育呢,可能嗎?),顯然文盲通過拼音文字能說就能看就能寫的優點可以迅速實現大眾識字率的大幅度提高,代價自然是漢字退出日常使用範圍(跟越南、高麗一樣)
    切以為如果民國時期多動蕩紛爭30年,拼音化恐怕就是不可逆轉了。不像60-70年代以後由於海峽兩岸內部都比較平穩,大眾看看書讀讀報都OK,就沒人提拼音化那種狀況了。

  17. 2010/09/03 at 3:31 pm | Permalink

    敢問尖團音和入聲是什麼東西?
    像我們這種被和諧過的.完全不懂誒./

  18. moig19
    2011/02/12 at 2:23 pm | Permalink

    作為拼音在組織形式上更整齊,但是無法解決書寫同音字的問題,更可怕的是整個中國的文化、歷史就會被完整的切斷,連和諧的機會都不會出現,看一看日本文字的發展就可以得知這是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沒有漢字穿插其中幾乎無法形成可理解的句子;而韓國從音律出發的文字設計更是讓人沒有任何閱讀感受,似是而非的漢字式書寫方式,卻是寫的發音,他們希望完全摒棄漢字對他們的影響,但結果無疑很是尷尬。
    雖然現在世界的主流文字都是西方發展得非常完整的拼音文字,他們掌握着絕對話語權,但是這並不妨礙中文字體設計的前進,無論如何,這一段歷史應該完整的展現在中國設計師面前,沒有歷史就無從設計。

  19. 釀泉
    2012/01/15 at 6:09 pm | Permalink

    瞬間就想起了1984裡面的新話

  20. 依稀
    2013/02/06 at 12:22 am | Permalink

    方言中倒是還存在着入聲如粵語,以及潮汕話的第8聲,尖團音就不懂了。

  21. colourphilosophy
    2013/02/15 at 12:09 am | Permalink

    是我寫的,哈哈

  22. Marvin
    2017/01/05 at 1:51 pm | Permalink

    雖然說漢字拉丁化[同音同字]有助於降低文盲率,但是一方面也會對普通人了解歷史造成困擾。

    現在,大部分歷史書籍我們非專業人士都不能完全看懂,但是起碼能通過字形猜測一下他的意思,也都在九年義務制教育中接受過一定的文言文知識普及。

  23. Komparu Yasuaki
    2017/10/10 at 10:31 pm | Permalink

    Wenz bisy zai iding tiaojian xia giaji gaige. →tiaogian.

參與討論

你的Email地址將不會被發布或透漏。 標記*的項目為必填項目。

*
*

作者 / 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