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威廉‧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始祖) Gerhard Munthe (1849-1929) 曾深入挪威的乡村,寻找祖国原始的艺术,将自己十分钟爱的中世纪北欧的壁毯风格以及挪威民间艺术应用于自己的故事书设计。
Images: stthomas.edu
二十世纪初的德国,人们开始对国宝约翰内斯·古腾堡使用过的 Black Letter 体(哥特手写体)产生疑问,质疑字体的可读性不强。在这种环境下,Rudolf Koch (1876-1934) 设计出很多基于 Black Letter 的新字体,保留了德国传统的同时增强了现代感。然而纳粹上台重新巩固了 Black Letter 的官方地位。尽管在1941年,纳粹忽然转变态度,称 Black Letter 是犹太遗产,禁止使用。这也影响了战后德国,Black Letter 的重要性逐步下降。
1922年爱尔兰获得独立,为了与之前的英国传统划清界限,他们重新开始强调已经逐渐消没的盖尔语(Gaelic)。Colm Ó Lochlainn (1892-1972) 收集了爱尔兰的诗和歌曲,用盖尔语编辑成册。他使用了自己设计的字体 Colum Cille。Colum Cille 体基于中世纪爱尔兰的传统手写风格,但又为了实际情况考虑,也附有英文文字。
Images: stthomas.edu
19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受现代主义的影响很深。Jan Tschichold (1902-74) 倡导的「新字体排印运动」(Die Neue Typographie, The New Typography)称只有非衬线字体才是当代唯一适合的字体。而现代主义设计师 Paul Renner (1878-1956) 设计的 Futura 字体,被称为「超越国界」的通用字体,则成为运动中设计的字体中最成功的一个。
Images: stthomas.edu
20世纪英国人设计的非衬线字体,最后都被冠以「人文」(Humanist)的头衔,因为比起「冷酷」的德国字体,这些字体采纳了传统字体的比例和细节,让人觉得温暖具有人文气息。这些字体的鼻祖是 Edward Johnston (1872-1944) 为伦敦地铁设计的字体 Johnston。他的学生 Eric Gill (1882-1940) 根据 Johnston,设计了自己的字体 Eric Gill,成为英伦大陆最受欢迎的字体。
Images: stthomas.edu
法国在字体设计上并没有德国、英国和瑞士有那么显赫的名声。著名的字体铸坊 Deberny et Peignot 也是由独家代理 Futura 体才得以支撑的。直到1920年代,Deberny et Peignot 聘请了当时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大师 A. M. Cassandre,设计了字体 Bifur,才终于出现了展现法国品味与格调的字体。
「挪威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威廉‧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始祖) Gerhard Munthe (1849-1929) 曾深入挪威的乡村,寻找祖国原始的艺术,将自己十分钟爱的中世纪北欧的壁毯风格以及挪威民间艺术应用于自己的故事书设计。
Images: stthomas.edu
二十世纪初的德国,人们开始对国宝约翰内斯·古腾堡使用过的 Black Letter 体(哥特手写体)产生疑问,质疑字体的可读性不强。在这种环境下,Rudolf Koch (1876-1934) 设计出很多基于 Black Letter 的新字体,保留了德国传统的同时增强了现代感。然而纳粹上台重新巩固了 Black Letter 的官方地位。尽管在1941年,纳粹忽然转变态度,称 Black Letter 是犹太遗产,禁止使用。这也影响了战后德国,Black Letter 的重要性逐步下降。
1922年爱尔兰获得独立,为了与之前的英国传统划清界限,他们重新开始强调已经逐渐消没的盖尔语(Gaelic)。Colm Ó Lochlainn (1892-1972) 收集了爱尔兰的诗和歌曲,用盖尔语编辑成册。他使用了自己设计的字体 Colum Cille。Colum Cille 体基于中世纪爱尔兰的传统手写风格,但又为了实际情况考虑,也附有英文文字。
Images: stthomas.edu
19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受现代主义的影响很深。Jan Tschichold (1902-74) 倡导的「新字体排印运动」(Die Neue Typographie, The New Typography)称只有非衬线字体才是当代唯一适合的字体。而现代主义设计师 Paul Renner (1878-1956) 设计的 Futura 字体,被称为「超越国界」的通用字体,则成为运动中设计的字体中最成功的一个。
Images: stthomas.edu
20世纪英国人设计的非衬线字体,最后都被冠以「人文」(Humanist)的头衔,因为比起「冷酷」的德国字体,这些字体采纳了传统字体的比例和细节,让人觉得温暖具有人文气息。这些字体的鼻祖是 Edward Johnston (1872-1944) 为伦敦地铁设计的字体 Johnston。他的学生 Eric Gill (1882-1940) 根据 Johnston,设计了自己的字体 Eric Gill,成为英伦大陆最受欢迎的字体。
Images: stthomas.edu
法国在字体设计上并没有德国、英国和瑞士有那么显赫的名声。著名的字体铸坊 Deberny et Peignot 也是由独家代理 Futura 体才得以支撑的。直到1920年代,Deberny et Peignot 聘请了当时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大师 A. M. Cassandre,设计了字体 Bifur,才终于出现了展现法国品味与格调的字体。